第139章 钱粮(1 / 2)

念春娇 唯一 1038 字 2023-12-05

谢十安把手头的工作交接,谢初夏给配了两个人,武力值都不错,而且还给他塞了一些银票和银锭。

“我知道民间还是铜钱通用比较高,但是你在外行军打仗,带那个都是拖累,你如今的手下不多,只有五十人,我觉得想办法让他们对你效忠不是难事。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阿五跟在你身边,他以前去过南诏,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跑腿。”

谢十安低头行礼:“多谢四娘子。”

“这个你拿着,万一有什么意外,或者是有棘手不好解决的事情,就去找一位钱掌柜,他在南诏,但是我们大雍人。”

言外之意,真地在南诏出现什么不可控的情况下,可以去找这位钱掌柜求助。

谢十安接过谢初夏给的玉佩,点点头:“四娘子放心,我会时刻谨记自己是大雍人,是谢家人。我一定不会在战场上丢了我们谢家人的脸!”

“好。记住,我不需要你一定要谢家争得荣耀,我只希望你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保全自己,完好无缺地回来。幼时我喊你一声十安哥哥,如今我再喊你一声,只盼你永远记得,你的家人在京城时刻挂念着你,期

盼你早日得胜归来,十安哥哥!”

谢十安心中此时是五味陈杂,更多的是对谢初夏的感激,对谢家的感恩,当然也掺杂着对于自己亲生父亲以及嫡母的恨意。

“四娘子放心,他日我必然凯旋而归,十安此生必维护谢家利益,此生绝不反悔!四娘子若有命,属下必然全力以赴,莫敢不从!”

谢初夏含泪微笑,送这位相伴多年的兄长上战场,她不可能不担心的。

而这是进军队,不是走商队,所以谢初夏能在他身边安排两个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四娘子,属下告退!”

谢十安的离开,让谢初夏和谢修远的情绪都低沉了好几天。

而朝堂上的气氛也并不太好。

南诏不过是一个边外小国,只不过是仗着地理优势,所以时常会对他们的边关进行骚扰。

李政近些日子,一直都宿在太极殿,就是因为要时刻关注着前方军务。

南诏国这一动,他身为一国之主,需要关注的就是整个大雍的边塞要地。

谁能保证,南诏不曾与其它的小国有所勾结呢?

李政本人就是文武兼修,当年十六岁便曾在战场上砍杀了敌国王子,屡立奇功

,所以对于战事,他比寻常的文臣们要想得更多更细。

打仗打的不仅仅是人,还有钱粮,应该说最重要的就是钱粮!

好在如今皇庄那边给出的反馈很不错,等到夏收后,便将这些法子推广全国,至少秋粮可以多收一波了。

至于钱财,这还真地是让李政有几分头疼。

国库不丰啊!

如今大雍虽然朝堂稳固,但是自前朝起,这国事基本上就被几大世家所把持。

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

百年前,前朝也是个身份制的存在,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族。

这陇西李氏,与大雍皇族的李氏还不是一回事儿,李政的祖父当年打天下,也是高官出身,虽不及陇西李氏,但也是相当有地位的。

而且当年太祖皇帝曾想着与陇西李氏结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让陇西李氏更进一步,但是可惜,陇西李氏自以为出身尊

贵,瞧不上太祖皇帝,所以这事儿没成,自那之后,便等于是在太祖皇帝的心里头扎了根刺。

开国几十年,这五姓七望仍然十分倨傲,主要是在大雍开国前,除了前朝之外,这里头也大.大小小的有过几个临时皇帝,或者说是临时王朝,所以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他们压根儿就瞧不上皇族。

总觉得皇族的出身远不及他们这些百年望族金贵,并且还曾放出话,不屑于与皇族联姻。

说白了,就是在他们眼里,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谁知道你这个大雍皇帝能坐几年呢?

主要也是赶上了那会儿的形势动荡。

文帝生出要修道的心思时,朝堂上便乱了一阵子,再后来文帝宣布退位追寻修道长生之术,由年轻的景帝继位,头一年,没把李政给累死。

就是这五姓七望给他找的事儿!

说白了,就是这些大家族们不老实,总觉得自己手里头有人有钱有本事,没事儿过来给你这个皇帝捣捣乱,不仅仅是为了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还能时刻地提醒你一下子,你这个皇帝的位置坐不坐得稳,也得看我们这几大世家愿不愿意哄着你玩儿!

这就很令人气愤了。

李政可不是文帝,他的手段强硬,比之当年的太祖皇帝,过之而无不及!

这只凭着李政在对待边关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上就能看得出来。

你不服,我就打,直到打服你为止!

朝廷也就是这两年才安静下来,不代表着李政就怕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