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几笔长期买卖 。 本以为是变相讨好解元郎 , 用另一种方式给谢家送钱 , 最后却惊讶地发现 , 自家非但不亏反而大赚 , 一时惊叹不已 。
“ 谢家祖坟冒了青烟 , 有此麒麟儿 , 何愁不能大富大贵 7“
虽说如此就成了公平合作 , 甚至他们还赚了些 , 与预期中让利于谢家赚取人愤的目的相去甚远 , 见识长远者却是愈发欢喜 。
“ 谢家子前途无量 , 与之结交 , 我家幸甚 1“
谢拾为何如此 , 说来话长 。
尽管是迁移而来的外来户 , 可三代扎根下来 , 谢家考考少少早已将二桥村视为谢氏的 “ 祖宗基业 “ 。 如今虽已发达 , 却从未想过搬离二桥村到城里去住 。 至少谢大有考两口与谢家大房不打算离开 。 在他们淳朴的思想中 , 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家狗窝 。
然而摆在谢拾眼前的事实是 , 随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 谢家注定会越来越 “ 显赫 “。
若是村里只有谢家一门富贵 , 放眼望去 , 周遭皆是温饱难求的乡邻 , 且不说乡邻该如何想 , 一家的富贵是他所求吗 ?
开蒙之初 , 夫子以大学之道相授 , 教谢拾修齐治平 ; 启智以来 , 知晓神仙不存 , 飞升难求 , 一心化人间为仙境 …... 当谢拾意气风发回乡 , 看见乡邻们齐心协力修建的举人牌坊时 , 他心中蓦然明悟 。
治国平天下对目前的他而言太过遥远 , 修身齐家倒是一日不曾懈怠 。 都说十里之行始于足下 , 既然有兼济之力 , 若是连世代所居的村子都不能同富 , 连周遭乡邻都
不肯扶持 , 谈何治国平天下 ? 身边之人的苦楚都不肯留心 , 莫非还能关照天下之人 ?
一一读了这么多年的书 , 文章里讲过干百遍的道理 , 却不落于实践 , 岂不是空谈 ?
于是 , 便有了这个初步的 「 共同富裕 “ 计划 。 或许将来的谢拾回头来看 , 会自商粗陋无比 , 可至少如今的他已迈出第一步 。
今日全村同富 , 明日举国共强 !
心中随自下定决心 , 谢拾处理完所有杂事 , 便做好了启程游学的准备 。
他本以为要费尽一番唇舌才能说服家中长辈 , 不料事情的发展却与谢拾所想不同 。
起初谢家长辈自是百般不愿 , 天下并不太平 , 谁知路上有没有凶残的土匪强盗 ?
自从肖瑞云带着谢兰一起出门游历 , 大娘刘氏就万分后悔当初选错了女媚 , 否则小女儿也不至于跟着肖瑞云四处奔波受累 。 在她看来 , 自家闺女本该在府城享福才对 。
如今谢拾欲步其后尘 , 刘氏劝得最大声 。 其他人亦是不能理解他的选择 。
不过谢拾在家中地位向来不同 , 听他解释过缘由后 , 反对声就渐渐熄了 。 既然谢拾声称此行有其必要 , 他们岂能强硬阻拦 ?
这倒是令谢拾诧异无比 。
见状 , 最是关心儿子安危的余氏笑道 :“ 如今邻里乡亲见了我 , 无不夸我生了个好儿子 。 你有这样的本事 , 我再没什么不放心的 。 我儿是有大志向的 , 我便是做不成孟母 , 总不能做个扯儿子后腹的短视之人 “
嘴上虽如此说 , 谢拾却见余氏双眼微微湿润 。 终究是唯一的儿子 , 哪能不担心 ?
“ 是是是 , 娓你对我最好了 。 “ 自词已经成熟的他难得如儿时一般撒起娇来 , 谅拾拍着胸脯保证道 , “ 娘你放心 , 我会定期给家中来信 , 更不会忘了给你们捎带特产 。
余氏没好气地白他一眼 :“ 我们哪里就惦记劳什子特产 , 你只顾好自己就是了 。
就这样 , 谢拾心中设想的游学计划终于落实 。 他和家中商量好了 , 年后就出发 。
恰在年节之前 , 游历在外的肖瑞云与谢兰突然回归襄平 , 为众人带来了一桩喜讯 。
谢兰已有身孕 , 这几年他们都不打算外出 。 待产之余顺便整理游历途中所写随笔 , 之后她准备刊行一本全新的大作 。
谢拾顿时受到启发 : 若是将游历途中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 岂不是很有纪念意义 ?
此为后话 , 暂且不表 。
临行前 , 谢拾与一众好友道别 , 又到何训导家拜别 , 后者得知他将要游学 , 甚是欢喜 :“ 正当年少 , 很该一见天下之大 ! 惟有见过天下之大 , 你的学问才能大成 1 “
曾经走南闵北游历四方的何训导毫不咳啬地将自己的游历经验倾囊相授 , 当场取出笔记送给谢拾 , 又牵出一匹毛发青黑交杂的骏马 :“ 游学岂能无马 ? 此马名青骊 ,
芹年从我游历四方 , 暂且予你使唤罢 ! “
谢拾受宠若惊 , 连忙拒绝 。
一匹骏马可是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