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出使边区的顾问团首席,菲利普毋庸置疑是一名合格的军事、外交专家。
在威海授课的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因为团队人少而放松管理,反倒是坚持贯彻“要求他人必须先严格要求自己”的基本原则,始终以正规准确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每一位同僚。
除此之外。
顾问团全体成员,还会在空闲时间组织中文和民国近代史的学习小组。
一切的一切,只为能够早日融入北海舰队的大集体,这也是两位传奇舰长惺惺相惜的主要原因。
······
听到黄河提到的几个专有名词,菲利普的脸上明显闪过一丝错愕,那表情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往事。
“升级版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嘛,这的确是武器实验研究局的强项。在该领域,全球范围内应该没有哪家大型势力比你们更强。”
“不过使用VT近炸引信的炮弹,真的靠谱吗?”
“黄,我并不是怀疑你的科研实力。只不过据我所知,这一类型武器的可靠性非常低,愚蠢的英国佬甚至因为它闹了个大笑话。”
早在本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家底还算殷实的带英,就萌发了研究近炸引信提高防空效率的想法。
事实证明,没有彻底走下坡路的英国人真心有两把刷子,他们仅用时两年就拿出了可量产的成品武备。
得到新武器的皇家海军更是欣喜若狂,仿佛像是找到了什么对轴宝具。
没办法,地中海这个破地实在是太凶残了。就算是以装甲航母为核心的舰队,也顶不住水下小人和空中小人的联合打击。
尤其是绞肉机般的马耳他。
为了拿下盟军在地中海战区的重要基地,意面和德三的陆基战斗机就连路边的野狗也不放过,导致RN急需一款强而有力的防空武器来破局。
只可惜啊,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这款被寄与厚望的近炸引信首战即拉跨。
整个支援舰队大大小小几艘战舰打了好几十轮,结果整场战役结束后唯一可确认的战绩,居然是一架己方的海火舰载战斗机。
当初战报传到自由法国海军时,这事一度成为了高级指挥官们的饭后笑谈,性子直的菲利普甚至都笑岔了气。
正因如此,他才对所谓的VT近炸引信缺乏信心。
对于盟友的担心和友情提示,黄河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跟前世各大论坛上过度神话VT引信,把它近乎吹成力场护盾的情况不同。现在就连当事人阿丑和带英,都对这种新武器抱有怀疑态度。
不过问题不大,既然原本时间线上的创始者还没打出名堂,那就由边区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世界武器史上青史留名,一直是黄河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
“防空这事,无论是一战还是现在都是体系作战,离开体系单论一件装备的作战效率和成功与否根本没有意义。”
“带英的近炸引信之所以费拉不堪,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要归咎于古老的HACS高射火控。”
“但是咱们不一样啊,武器实验研究局可是专门研发了一整套系统。我现在给你们讲讲大致的原理,等丑国的交易舰队到位再上舰换装实操。”
就拿最经典的127毫米高平两用炮来说,装备了VT引信的127炮弹检测半径在25米左右。
武器实验研究局出品的这款要强一点,但极限也就是30米。
如果没有可靠的火控系统引导,没有测距仪和雷达获取敌机相对主炮的位置、高度、速度和运动方向。
那么炮弹弹着点就会偏移目标,最终导致VT引信无法爆炸,直接完整地落入海中。
黄河的讲解教学通俗易懂,三言两语就让在场众人对新装备的工作原理有了大概的认知。
当然了,VT近炸引信也并非全无缺点。要不然魔法雷霆里的某C系高炮也不至于靠当坦克歼击车度日。
不解决可靠性缺陷,那它的防空效率和延时引信谁高谁低还真不好说。
“刚刚菲利普提到的可靠性,其实说白了就是组装部件的质量问题。这玩意使用了真空管、电池和大量电路原件,完全可以算是精密仪器。”
“只要攻克真空管破裂漏气、电池液变质泄露、电路板短路断路的难关,那么新炮弹的寿命和可靠性就会迎来飞跃性的提升。”
“咳咳,鄙人不才,我所带领的武器实验研究局正是该领域的权威。就算局里原地踏步,丑国和带英也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才能追逐到我们的背影。”
根据阿丑在战后的总结,他们于1942年年末生产的第一波新式炮弹,其平均引爆率甚至连一半都不到。
就算是经过反复改进,VT引信在两年内的防空效率,也无法达到普通延时引信的平均水平。
哪怕是到了1945年4月的冲绳岛战役,阿丑和带英依旧饱受引信失效和故障带来的困扰。部分主力舰舰长,甚至在公开场合拒绝使用不靠谱的装备。
不过上述的麻烦并非无解,一系列的难关几乎在战后全部得以解决。持续改进的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最终让VT引信达到了完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