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第 298 章 废除不人道的宦官制与……(1 / 2)

“陛下, 五兄入京后我能请他去家中坐坐吗?”回过神的信乡长公主非常好奇这位兄长的脑子是什么构造,于是上前悄悄求道:“陛下与五兄多日未见,怕是要寻清净之处说些私事。”

“你家?”刘瑞低头对上妹妹的眼神眼神暗示,心下一动道:“你家怕是不便谈话, 还是去昌平姑母的私宅吧!”

楚元王系的红侯富侯接连去后, 太皇太后便是宗室的最高长辈。可太皇太后再怎么位高权重也改变不了她在这个延绵千年的家天下里始终是个外人,这也是宗正这个晚辈偶尔敢拿高祖文帝去压太后, 但却难以对上公主的逻辑所在。比较著名的便是武帝去后, 抚养昭帝的鄂邑长公主权倾朝野到连霍光都要礼让三分, 最后就算捏到公主的叛国之处也不敢族诛公主一家, 甚至还要安抚公主的子女,避免宗室群起而攻之。

同理,昌平大长公主作为文帝的女儿,除了不在长安的馆陶大长公主和梁王外, 宗室里没人比她的辈分更高,地位更尊。

刘瑞若去信乡长公主家里肯定会有“不长眼”的强闯进来, 但要是去昌平大长公主的家里,那些想来凑凑热闹的就会被昌平大长公主合理合法地拒之门外。

想到这层的信乡长公主突然无力道:“那么多规矩, 活得不累吗?”

刘瑞想说真是因为活得太累,所以后世的老钱风主打一个随行慵懒,然后嘲笑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伪贵族们。

何必呢!那些搞君主□□的不是掉了脑袋, 就是在掉脑袋的威胁下主动走向君主立宪。真正的贵族即便看不起泥腿子, 也要摆出政治正确的姿态。哪像那群没钱装横的假贵族, 简直比恶犬还要匪夷所思。

信乡长公主不提倒好, 一提便让刘瑞动了重修汉礼的念头。

有一说一,祭祖祭天与阅兵仪式上搞点花活也没啥问题,关键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真有必要那么累吗?

更可怕的是, 汉代这个坐着上朝,还没那么多贞洁教条的朝代已经算是规矩少的。

要是搁在动不动就下跪的清朝……估计官员的半月板都挺坚强的,居然没有关节性积液或软组织损伤。

“大汉的礼仪是叔孙通与儒家博士一起设计的。既然未复孔子推行的周礼,那便召众家之博士修改一二吧!”虽然后世经常嘲讽欧美的私产保护因人而异,但是那句老威廉.皮特在十八世纪提出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言论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放在古代也是合适的。

不如说,这一设想要是被公元前的千万级王朝付诸于现实,那么对这一王朝的邻居而言,无疑是极为恐怖的事?

为啥?

因为这侧面反映了中央政权对基层的掌控力。

罗马依靠军事改革建立起庞大的帝国。

而大汉依靠军功制落得一个独以强亡的结局。

至于能与大汉媲美的唐朝……

别看它国都六陷,丢下一个五代十国的乱局,但它落幕时还是带走了回鹘吐蕃与南诏,死得也算是轰轰烈烈。

这是为啥?

因为唐朝走过歧路,但也留下了可供参考的制度改革,甚至一些理念搁在现代也是好不过时。

至少就对外政策而言,万国来朝的盛唐也没傻到拿本国人的血去供养外族。

唐太宗立下的“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与“海商死者,官籍其货,满三月无妻子诣府,则没入”的规定让抢钱的老美都有点自愧不如。

如果要从后世找个可以参考的朝代,那么唐朝无疑是刘瑞的第一选择,只是……

“江都王一来,长沙国那儿也要派人帮忙接待南越使团。”想太远的刘瑞咳嗽一声,继续说道:“长沙王要盯着南越,所以派了王后和王太子过来回话,顺便看看唐太妃。”

先帝去后,按照文帝留下的旧例,凡是没有诞下子嗣的女人都被刘瑞放回老家,甚至还从少府赔了份青春损失费与嫁妆。

至于那些上了年纪或不想出宫的女官,则是被薄太后重新分配给各宫各殿,或是被关中的新贵供养起来,请以教导女儿处事。

考虑到刘瑞的年纪与兄弟们相差太大,加上外边还得有人帮忙看着,所以先帝并没有像历史上写的那样让有子的妃嫔随子就藩,而是让其留京为自己祈福。

万幸的是,栗姬一死,王氏姐妹一走,也只剩下程姬、贾姬、唐姬需要留在关中,从而避免了宫内的财政被太妃拖垮的奇葩景象。

薄太后虽然讨厌过程姬等人,但是有栗姬做对比,加上她们的儿子还要携手让大汉兴盛,所以也没苛待她们,顶多是与不受宠的唐姬相处更好,所以宫内瞧着风向地更捧唐姬。

至于剩下的程姬贾姬……老实说,她们在先帝去后确实担心过自己会被新君太后狂穿小鞋,可等来等去,她们也没有受到任何亏待。相反,刘瑞保证了她们做先帝夫人时的一切待遇,允许她们归家颐养或是去上别宫常住。

有钱有房加上就藩的儿子时不时孝敬一二,程姬等人的退休生活真的可以秒杀后世的可怜宫妃。

如果不是还要顾及便宜阿父的颜面,刘瑞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