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延续温家,延续了香火,回京,前往刑部,认罪伏法。
这就是温家,一百多年起起落落,从未大富大贵过,却是脊梁最直的世家,从未对任何人哪怕是天子委曲求全过,不同时期,官方说法不同,可历史总会为其正名,温家,真正的世家传承,以命传,以血承。
一直到了前朝时,连仪刀卫都不敢碰温家,因为知道杀了没意义,爱咋写咋写吧,温家也与时俱进了,明面上就那几个子孙,私底下可哪睡姑娘,天下各道都有温家人,有可能寄住在友人家中,有可能只是贩夫走卒,有可能只是个隐姓埋名的寻常普通人,根本抓不完,也抓不住。
甚至让人不得不怀疑,温家人其实早已死绝,温家早已成为了符号,成为了象征,如今的温家人,或许根本不是温家之后,可当初的温家人,让无数读书人变成了温家人,不畏强权不惜身不怕死的温家人。
他们是不是温家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温家人将精神与使命传承下来了,他们笔下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不负祖宗,更不会背叛历史,温家人,永远不会断绝血脉。
前朝那么多皇帝,大部分都吃过温家人的亏,血亏,温家人以血为谏,以命证道,只要是读书人,可以讨厌他们,但是不能骂他们,可以认为他们脑子都有病,但是见了面,必须恭恭敬敬叫上一声温师。
悉数这么多皇帝,没吃过温家的亏的很少,周老板就是其中之一。
周老板带兵入宫的时候,担任史官的温岐就站在皇宫角落,站在军阵之外,一手笔,一手竹简,仿佛一个旁观者,一笔一划的记录着周老板是如何带兵入宫的,又是如何处死皇室宗亲的。
周老板见到了,但是没搭理,让麾下也甭搭理,愿意咋写咋写,老子根本不鸟你,要脸,呵,我周恪要是要脸就他娘的不回京造反了!
登基为帝后,周老板又给了温岐一个官职,国子监司业。
这就是温岐,这就是温家,天下闻名的温家。
作为史官,他们不评判对错,不指点是非,不参与政事,只是记录,认真的记录罢了。
当然,他们只是做好本职工作,哪怕不做史官,做监察使,依旧会做好本职工作。
“这…温家…”
陆百川将温家的事迹一一说过后,韩佑震惊的无以复加。
一个人不怕死,正常,有,不是没有。
一个家族都不怕死,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连亲人都未必团结一致,可温家却做到了,一代代,爷传子,子传孙,不畏强权,不怕牺牲,一部国史,都是用温家人拿自己的血书写出来的,这一部国史,是温家人上百条的姓名写出来的。
“就是说,他现在既是国史官编修编撰国史,也是国子监司业?”
“是。”陆百川点了点头:“国史馆清闲,国子监课业繁忙,温大人平日都起居于国子监中。”
“为什么要让他当国子监司业?”
“陛下钦佩温家,愿温岐教授出更多真正的读书人,心怀正义不畏强权的读书人。”
“原来如此,等会,不对啊。”
韩佑回忆了一下:“刚才我见到温岐的时候,也不像不畏强权的模样啊,一听说我是陛下的人,说了句客套话转身就走。”
陆百川惨笑一声:“若我猜的不错,温大人必然是回去记录成书,周,开朝天子周恪,荐天子亲军副统领韩佑,入国子监。”
“写就写呗,这么写也没什么问题啊。”
陆百川叹了口气:“如今是没有任何问题,可你莫要犯错,若是犯错,必然会被一笔一划记录成书。”
王海激动了:“少爷,您要名垂青史了。”
陆百川:“若是无过错,无大事发生,不会载入国史,若是你犯了错,便是陛下之过,会被他记录国史,令陛下背负骂名。”
韩佑:“…”
“这不是小人行径吗。”王海怒了:“少爷,咱朝闻道夕死可了他吧!”
韩佑讪笑一声。
现在他不羡慕温岐这年纪轻轻的三品官员了,有啥用啊,就是一品的又能怎样,说死也就死了,不是这官位风险高,是这个姓氏风险太高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