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大引四百斤,小引二百斤。 这事之后,天佑朝自此始行开中法,这二十多年以来各边境地区,亦多效仿。 开中法实行之后,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转运之费,边疆粮饷也得到了保障,史称“有天佑盐法,莫善于开中。” 由于开中法行效显著,于是,不仅是粮食,凡属朝廷急需物资,皆令商人输纳中盐,由此而衍生出许多新的制度,如纳马中盐,纳布中盐等等。 总之,朝廷需要什么,就开中什么,盐随时随地成为朝廷与商人交易的媒介。 凡事都有两面性。 开中法有利也有弊。 主要原因在于一直无法杜绝的官吏贪贿。 开残盐夹带好盐,不法商贾便以低价购买上等好盐,侵占盐课,也坏了盐法。 不止如此,还有官宦利用开中未尽的剩盐,以及罚没灶户交售的余盐等名目搜刮盐利。 此外,若官府人员不按时开中,便会致使米价腾贵,盐价增长,灶户工本不及盐价十分之一。 灶户纳盐课,正盐每引四百斤,得工本米,折合银钱发放为二两又五百文。部分地区,如建安郡发放银钱为二两。 会稽郡与丹阳郡中间只隔着一个吴郡。 这次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不紧不慢,也不会像标行押标一般那么赶路,是介于两者中间。 五月二十七,一行人进入吴郡范围内的宜城,补充一些物资。 宜城的粮价比他们出发时的越城粮价高出了五文。 中途只间隔了四天时间。 阿弟充分发挥自己社牛的本质向他人打探情况,得出宜城比越城得到的消息还要早,涨价的时间也比越城早,不过相差不大,也就是两天而已。 宜城五月十九涨价,越城五月二十一涨价。 如此看来,八天(越城涨价两天后离开的长留村)的时间涨了五文,速度也不算特别快。 比受灾好很多。 目前也还没发现囤积居奇者。 六月初三,一行人终于是到了目的地——丹阳郡 占地面积以及繁华程度都不是建安郡可以比的。 街道宽广可容六辆马车并驾齐驱,两旁的酒楼店铺栉次鳞比,酒旗迎风招展,一阵阵饭香、酒香和着时断时续的歌舞声音传向四方,令人不禁有些心醉。 感谢今天投推荐票的宝子们~(^^) 明天13点见哈~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