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学塾位于双桂巷,打索巷距离双桂巷倒是不远,经过洒金桥右转的第一家院子就是了。 八月十三 宜入学 西溪学塾的院子门口排了一条长龙。 宋欢带着阿弟排在队伍的中间,无法想象辰时就来排队居然还有比她们更早的!说明进西溪学塾念书确实是个好的选择,好学塾才受欢迎嘛! 宋欢其实并不了解这个年代所谓的招生是怎么个录取法? 这个老先生所谓的门槛是个什么程度? 她帮不了阿弟,只能让他自己加油了! 午时初终于轮到了阿弟,宋欢给阿弟整理一下衣冠,鼓励道,“加油!” 阿弟听多了自然知道加油的意思,信心满满,“阿姐放心!” 两刻钟后,阿弟出来了,面上满心欢喜! 宋欢连忙先背上他突破人海,进了打索巷这才问道,“成功了吗?” 阿弟兴奋道,“成功了!阿姐我被录取了!” 宋欢咧嘴,这种激动开心的心情该死的令人沉醉! “老先生怎么说?” 阿弟回忆方才老先生的话,“老先生说我年龄虽然大了一点,但好在有了基础,进去可以直接上丙班了,而且老先生让我背诵的内容都是大哥哥教导过的!” 宋欢觉得自己真该好好感谢傅渊之了! 这年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学塾读书,称之为“破蒙”。 现在阿弟八岁才进学塾确实是晚了,好在她也算是请了个先生进家里教学,具体认真算下来阿弟真正破蒙是在五岁的时候,不算晚。 宋欢庆幸自己盘算的好! “先生有说什么时候去学塾吗?”宋欢问道。 阿弟回道,“十八!” 宋欢惊讶,“怎么这么晚?” 阿弟想了想说道,“先生考校我后就出现一个婆婆给我量了身高尺寸,可能是要给我做衣服?” 宋欢恍然,那估计是统一的学子服。 按照老先生的惯例,一般只会录取十几个或者二十几个的学子,那确实要几天时间做学子服。 在入学的前的这几天,宋欢得去了解入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 宋欢来到了杂货铺,小二哥知道她的目的后先是恭喜,然后就热情介绍了具体的束脩,还给宋欢普及了一下知识。 入泮礼包括了“拜先生”这一个环节,拜先生的时候,学生要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 “六礼”:学生要送给老师六种礼品。 “束脩”:“六礼”之中的其中一样,就是十条干瘦肉条。 六礼包括: 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 红豆:则含有“鸿运高照”之意; 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 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 干瘦肉条:用以表达弟子心意。 宋欢确认无误后就把小二哥分装好的纸包放进背篓,一共花了八百七十四文。 这里没有芹菜还得去集市买,莲子、红豆、桂圆以及红枣这四样不贵,也就花了十八文,但是干瘦肉条价格昂贵。 干瘦肉条按二十文一斤,每条差不多三斤多四斤左右,十条就花了八百五十六文。 芹菜花了两文。 去府城押运这一趟挣的一两银子就只剩下一百二十四文了! 之前剩下的二十一两又八百九十文,减去前往府城花费的,还有给傅渊之二两的生活费,还剩下十九两又五百二十五文,加上刚才剩下的一百二十四文,结余十九两六百四十九文。 宋欢还得给阿弟买新的毛笔墨条和纸,还得买个褡裢[dālián]。 褡裢相当于书包。 它是民间长期使用的一种布口袋,质量很结实,长方形中间开口。 学子可以在里面放纸、笔、墨盒以及书籍砚台。 那些账房先生和商人之类的不仅装这些,还装信封信笺、印章印泥、地契文书、证件帐簿……等等这些处理文牍的用具。 现在在大街上就能看到来来往往的商人或帐房先生都将它搭在肩上。 褡裢搭在肩上,人们就能空出两手行动方便。 而且比箧笥(箱笼)好,不重,适合阿弟这种年龄还小的学子。 宋欢又买了一只普通常用的毛笔,一百文,还有墨条两条两百文,再加上十刀纸,每刀纸一百文,价格比镇上的贵,数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