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您准备出兵高句丽那天为止,甚至在那之前,可以对他们造谣说大唐内部受了灾,需要高价从高句丽再收一笔粮食,把高句丽的粮食买光。
而到时候只要让高句丽断粮一年,那进攻高句丽时,便能增添几分胜算!”
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谋划,也不由冷汗直流,不得不说,李泰只要一心谋国真太狠辣了!
但这计划的可执行性却非常强,等到时候高句丽真的还能打战吗?
李世民也明白,自己这儿子,在大局观上绝对是顶尖的,谋划也多有釜底抽薪之能。
最重要的是李泰真不是嘴炮,而是能把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谋划,拆解成一步步可执行的计划。
同时李泰布局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谋划,而是直接用时间去布局,用人心去谋划。
一个人两个人能抵挡贪婪之心,但一国人有多少能长时间抵挡这直指人心的谋划。
“这计划看似简单,但怕却要旷日持久啊!”李世民感叹道。
“旷日持久,才没有破绽啊!”李泰从容道,“只不过,这只是总体规划。
想完善这个规划,我觉得需做好很多准备,第一点就是要跟高句丽开设通商的港口。
至于第二点,想要完成这计划需要海量资金,阿耶能不能许我与异族买卖盐铁的权利。
如果可以,渤海水师来配合我实行这计划就更好了!”
“还真是麻烦,你就不能够消停一点吗……”
李世民听到这话,倒是不由感叹,思索了一下说道:
“食盐也就算了,你要铁做什么,卖给外族吗?”
“这倒不是,而是农业开垦需要铁器啊!”李泰理所当然道,
“铁制农具的耕地效率比木制的要高得多,只不过以前都是去少府监调度。
现在我不是去幽州了嘛,不可能再来长安调度的吧!”
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点点头,倒也没有纠正纵然在幽州也是有掌冶署的,而是说道:
“把你的想法写个条陈,写完再给我回高陵等消息,在郑白渠修好前就别惹事了!”
“哦!”李泰听到李世民这般小心翼翼的叮嘱,果断的闭上了嘴巴。
然后,便在这里老老实实的写了大约五百字左右的条陈,因为第一份上面涂涂改改,所以写好后又再重新抄录了一份,思索了一下,再在上面写上了“平辽东”的抬头。
不就是写一份忽悠用的PPT嘛,实操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写文档唬人又有什么难的,反正自己谋划肯定能增加平高句丽的概率,至于增加多少,那就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