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新颖。”
“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想到这么多,不愧是天才呀!真是太优秀了,用‘实验少’、‘理论矛盾’就解释了一切。”
“原来不是小丁没有想法,是我们没考虑那么深啊……”
在一大堆的吹捧声中,丁志强完完全全的愣住了。
他半张的嘴仔细思考着,不由有些怀疑人生,“我是这个意思?被海伦都分析出来了?”
“我刚才真是这么想的吗?”
丁志强不由得看向海伦,结果连海伦也都赞叹的看过来,他感觉已经无话可说,只能承认自己的天才了。
……
丁志强(海伦)说的‘实验’,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再包括湮灭力场实验组,都没有测定过光束通过反重力场或强湮灭力场后的情况,他们一直考虑的都是在场内进行测试。
这种测试的目的就是对场力作用进行检测。
比如,反重力场,是否会让光速变慢,就能直接说明反重力场造成的粒子惰性问题。
强湮灭力场,则出于技术、环境等原因,只做过一次‘不算成功’的测定实验,得出的数据只能进行参考。
王浩把问题留给了其他人,让他们抽时间多思考一下,之后就回到了湮灭力场实验组。
他联系了光学专家徐华。
徐华和湮灭力场实验组有过合作,参与过‘场力内时间延迟的测定实验’,光学相关测定工作上非常专业。
徐华就是王浩的崇拜者。
在得知王浩要进行新的实验后,徐华马上就来到了湮灭力场实验组,并开始新的实验测定工作。
新实验,就是让光束通过直流反重力场,随后测定光束冲出场力的速度以及能量变化。
这个实验相对还是比较复杂的。
虽然他们拥有非常精细的设备,但实验准备还是用了好几天时间,还有其他研究员进行配合工作。
湮灭力场实验组有近十台湮灭力场设备,也有一台直流反重力设备,只不过长时间闲置没有使用,重新检测使其运转都是复杂的工作。
好在实验进行的非常顺利。
当实验正式开始后,通过对于各个高端设备数据的分析,徐华很快就得出结论,“穿出反重力场的瞬间,依旧是常态光速。”
“同时,光速的能量也没有明显变化。”
这个结果让徐华感到惊讶。
其他了解实验内容的人也感觉非常惊讶,能确定的是,光在反重力场内速度会大大降低,结果穿出场力后,速度和能量都恢复原状?
“这……”
“好像是说明了什么问题呀?”
“是说明反重力场不会对于光束的能量造成直接影响?还是说决定光速的湮灭力场强度?”
几个人不由讨论起来。
王浩则思考着点点头,就对徐华交代道,“徐教授,我还有一个实验要进行,但是要在材料检测中心。我会让沈会明的团队配合你。”
他补充道,“沈会明团队申请了一台强度3.5倍率的强湮灭力场装置,专门用做一阶波的研究。”
“这台装置制造的湮灭力场强度是可变的,有1.40倍率、2.59倍率以及3.54倍率。”
“我是想2.59倍率的湮灭力场环境下做同样的实验,看光束穿出场力后,能量是否有变化。”
徐华马上认真点头,“这个实验就交给我吧!”
虽然暂时只是得到了光束穿过反重力场的结果,但从实验仪理论分析来看,穿过不能‘湮灭光子’的弱化强湮灭力场,很可能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这个结果非常令人惊讶。
如果不考虑湮灭力场的特殊环境,就似乎是光束发生了能量损耗以后,又快速回归了常态。
“这说明光的速度,和湮灭力场环境存在直接关系。”
“反重力场内,光速的能量并没有减弱,就只是受限制环境速度降低而已,同时也不和理论冲突。”
“光束是不带质量的,速度下降不代表能量下降。”
从湮灭力场实验组返回以后,王浩就把实验结果说给了其他人,可同样的,又有新问题产生了。
湮灭力场环境……
究竟是什么在影响光速?
这是重点。
湮灭力场不可能直接影响光速,中途肯定就会有一个‘媒介’,三者的关系是这样的:湮灭力场--gt;媒介——gt;光速。
“媒介,具体是什么?”
“是能量?”
“其中的运作机制是什么?或者说怎么样去以数学,以理论物理的方式去理解?”
王浩连续做出了好几个提问,也马上看向了其他人。
上次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