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汶水经三道二县成都展锦秀盛世(2 / 3)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744 字 2023-11-02

年前,秦王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开通绵虒道附近的玉垒山,分岷水流向成都平原,形成郫水和检水,两水分别自北和西绕城,在成都东南隅汇合。

郫水又称内江、府河,检水又称外江、流江、南河、锦江、清江、汶江、笮桥水。

外江保灌溉,内江保成都。自此成都便可舶舟千里入楚江(长江)。

蜀郡﹑广汉郡又是金银器、漆器的造制地。

湔水出山之口有湔堰,湔堰乃后人仿都江堰也。

湔堰下至犍为有白华津、皂里津、江首津、沙头津(东州头)、江南津。

入犍为郡有汉安桥、玉津、东沮津。共七津。津者渡口也。”

众人大致明白了都江成都平原的水系。

继续前行,过郫县郫城。

韩单介绍道:“郫城北有蜀郡繁县、东有广汉郡新都县、南有蜀郡江原县,西南有临邛(qióng)城,又叫公孙述城,属蜀郡临邛县。

临邛城乃通往西南的贸易起点,通达益州越雋嶲郡、益州益州郡、益州永昌郡、西域南羌、西域西南诸国盘越国、身毒、南方掸国等。

成都城南尚有一个广都县,李冰在广都打出第一口盐井,后来蜀郡人在临邛打出的盐井更是名扬天下。

据说巴郡的西充国也有许多盐井。”

韩遂道:“吾记得《史记·货殖列传》有记载,秦破赵,迁赵人卓氏、齐人程郑至临邛,用铁冶富。

前汉朝司马相如妻卓文君就是这个赵人卓氏后裔。”

这么一聊天,众人知道了成都及周边各县及方位。

六月初这一日,众人到达成都县县城北门。成都乃大汉西南要冲。

北门外有木材码头,上游所伐之圆木顺水漂下,码头民夫从涛涛河水中把木头捞上岸,外来客喜站在北门桥上观看这惊险刺激的场景。

众人绕城到西门,又到南门。南门外为粮食码头,产自成都平原各县的稻米在这里储运分流到各地。

从南门绕到东门,东门外为货物集散区,东南沙头津乃杂货和丝锦码头。

东门桥两岸最热闹,贾商云集,客栈、酒馆、店铺鳞次栉比。

韩遂商队在城东门外货仓区租了一大片专供商队歇息的马厩场,旁有客栈。

十名韩家部曲、二名羌兵留守马匹和钱币等。

韩遂带着韩单、韩嘉、杨积、东起、张海乘船去丝锦码头观看询问丝绸和蜀锦市价后从东门进城,入住城内东区市场街的张记客栈。

韩单上次来蜀地与张记客栈的东家初步商谈了蜀锦贸易。

次日,韩单喊来引弓门客东蜀郡和韩遂见了一面,韩遂夸奖彼支持韩单做的好。

东蜀郡因身份不便,先行告退。

韩单带着众人开始游玩成都,顺便细致观看城内外布局。

城内大街小巷十分热闹。成都外城郭近方形,城正中有城中城,又称套城。

益州州治所在套城东,称为太城,包括益州刺史府等。

太城其形如龟,非方非圆,东西狭而南北长。

蜀郡郡治所和成都县府治所在套城西,又称为少城,包括蜀郡太守府、成都县县令府等。

少城与太城紧靠,规模小于太城,并以大城西墉为东垣,即中间同用一墙。

成都外城墙内,东北为卫队兵营和大校场,西南、西北、东南也有各有一个守城兵营。

城西北为州郡官粮粮仓,有专用分水道从城西水道通达粮仓。

城南有东西向水道穿城而过,水道与南城墙间为庶民区。

水道以北其它区为士人住区。

太城和少城各九个门,共十八个门。

少城城南正门为宣明门,偏西南,宣明门门楼即著名的张仪楼。

少城城南另有两个侧门,东南叫阳城门,西南叫市桥门,门外正对市桥。

太城北门有咸阳门,南门有江桥门。

郫水之上有长昇桥、永平桥、冲桥;检水之上有江桥、市桥、夷里桥、南渡桥(万里桥)。

此七桥传为李冰所造,上应七星,故七桥也称七星桥,后来桥又有增设。

成都外城郭正南门为直南门,有翁城,门外道通江桥,去广都县。

东侧有南东门,通夷里桥。

夷里桥东侧为南渡桥,南渡桥附近为沙头津渡口码头。

南西门为石牛门,门外道通市桥,去江原县和临邛县,内通少城的市桥门。

正西门为直西门,通冲桥,去郫县。

西南门为军队出入门,通市桥。

东面为东北门和东南门,东南门通东门桥、货物集散区、闹市区、南渡桥、沙头津。

东北门为城中军队和去出入门。

北面为东北门和西北门,分别对应长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