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僖公九年(3)(1 / 2)

【荀息虽然跟里克表达了自己不会背叛公子奚齐的意思,但也没什么切实有效的反抗措施。可能一个是他独木难支,抵挡不了其他人;一个是他也知道骊姬母子实在是不得人心,不会有好下场,所以才任由这一切发生。】()

????????瑓???汑塢摛?鵏????蹎?煜葶鎊?,??彎?????赑??卟瑞?庆浰抆??????????庆????????庆?鵛?彎?荛?????????????承虎……????筼葶??鱧??????

?本作者万年眉寿提醒您《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不过荀息这种人应该是上位者最喜欢的类型。对敌人不择手段,对主君忠心耿耿,以死相报。考虑到里克甚至亲自来劝他,且此时晋献公已死,荀息其实也可以选择袖手旁观,这样也不算他背叛。但是就如同当年的誓言没有给自己留余地一样,他还是做到了言行一致。】

【既然已经确定了彼此立场相反,之后里克也没有试图再劝,直接就把奚齐干掉了。由于这时候晋献公还没下葬,所以奚齐还不是正式的晋侯,前面也有提到宋襄公参会葵丘被写作宋子而不是宋公也是这个原因,里克杀奚齐因此没被写成弑君,而只是“杀其君之子”。】

【荀息无法阻止里克,又要履行自己对主君的誓言——有一说一这誓言是他对晋献公的而不是对公子奚齐的,再看看里克这句杀“其君”之子,就是说这个所属权意味真的很明显。不论是里克还是荀息,其实真正臣服的都是晋献公而不是其他人,虽然他们的行为各自打着几位公子的招牌。】

【所以当年晋献公杀太子申生,他们也没有实际阻止过,劝晋献公没成功也没搞什么死谏。而晋献公死后,个人的意志随之浮现,不管是争权夺利还是坚持承诺维护名声就是各自不同的选择了。】

【公子奚齐死后,荀息本来打算给他殉葬,但是有人劝他,不如改立奚齐的弟弟公子卓并且辅佐他。卓子的母亲是骊姬的亲妹妹,所以从身份而言,卓子几乎可以作为奚齐的完美代餐。也不会有人觉得晋献公对骊姬是真爱,非要骊姬的儿子不可吧?】

【于是荀息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公子卓又将公子奚齐下葬。但是里克估计是对骊姬这一派势力够够的了,丝毫不打算给他面子,又把卓子也干掉了。事已至此,荀息只有一死了之了。毕竟考虑到之前的誓言,他如果苟活下来,就不那么好听了。】

【对于荀息,后人引《诗经·大雅》中的一句作了评价。这句诗大概是说白玉上的瑕疵尚且可以打磨掉,但是人的诺言却是不能有丝毫玷污的。而荀息就做到了这一点。】

“有何感触?”重耳视线依旧落在前方的光幕上,似笑非笑地问。

虽然并无明确的指向,他也没有看着任何人,但在场之人无一不知他问的是谁——当然是被他视若仇雠的亲生父亲,晋侯诡诸。

诡诸只是不以为意地冷嗤一声,并不作答。

“不过一厢情愿罢了。”此言仍是出自重耳之口。他眸中神光潋滟,一时竟难

() 以看透他是在讽刺诡诸,亦或自己也是如此作想。

【国不能一日无君,奚齐和卓子都无了,里克总不能自己上位——虽然严格来说里克应该属于晋国的公族,但是那是因为晋国真正的公族都被晋献公杀的杀赶的赶,以至于后来由这些重要的贵族家族像充当官职一样成为晋国的公族。】

【君位这玩意儿,至少现在还没到能给血缘外人的时代。所以从一开始里克准备开始搞事的时候,虽然借的是“三公子”的名义,但他属意的是重耳,可惜他没成功。从《左传》看,之所以没能成功是齐国、秦国和晋国三方共同导致的结果。但是结合《晋世家》和《晋语二》看,也少不了重耳的个人意志。】

【这里的具体时间线模糊不清,大概是晋国在内乱的时候已经派人去联络重耳和夷吾了。但是去狄国接重耳的丕郑被拒绝,因为重耳的舅舅狐偃劝他时机不合适,重耳于是借口爹死了他没奔丧不敢上位,婉拒了回国的请求。这是上述的后两个版本都有的内容。】

【真能忍啊,什么忍者神龟,也不怕错过机会吗?论迹不论心,我信他没有那么爱权势。既然重耳拒绝了,那就选夷吾。至于为什么选夷吾,不同版本有点区别。】

【《左传》的说法是自己想上位,在哥哥重耳更得人心的情况下,郤芮给他出主意去请求秦国的支持。《史记》的说法更离奇一点,说的是里克被重耳拒绝后派人去接夷吾,夷吾都准备出发了,郤芮提出国内还有其他公子,却要请你这个流亡公子回去,不可信,还是借强国之威更保险,遂贿赂秦国。】

【郤芮这个人,道德品质一看就不太行。他居然给公子夷吾找用土地贿赂秦国的理由:这国家现在都是别人的,我有什么好爱惜呢?只要能入主晋国统领百姓,土地又有什么什么值得犹豫呢?然后夷吾居然也同意了。】

【于是郤芮就带着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