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西南边境的争夺(1 / 3)

二胎七月,是一个收割的季节。
对于南方地区来说,不管是种植的两季稻,还是三季稻,都是在七月上旬,就要开始收割。
七月早稻成熟,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立秋左右将晚稻秧苗插下,民间俗称双抢。
对于以农业为本的大明来说,稻谷的收割,尤其是双抢时节,最为重要。
全国上下,都在忙碌着这件事情,这可是真正关乎到生计,温饱,和平的关键。
不管是京师,还是地方官员,这个时候都要下乡。
一方面是督促,一方面也是监察。
大明皇宫,华盖殿中。
朱元章难得的没有去批阅奏章,而是不断在查看收割的一些相关消息。
朱英自然也是陪在旁边。
“今年的收成,当真是不错,尤其是大孙之前弄过来的那些高产作物,现在虽只有京师周边的部分消息。”
“但就目前来看,亩产已然达到八百斤。”
“按照这么算下来,今年国库,必然变得更为充盈。”
“咱听户部的官员说,便就是因为有了这些高产作物,因为有这更为低廉的选择,已经影响到了米价。”
“目前的市面上的米价,已然是近二十年来,最为低谷的时期,上次这般低的米价,还是因为连续三年的大丰收。”
“按照户部官员的估计,目前的米价,还远远没有达到最低,接下来还会持续跌落。”
朱元章笑得很是开心。
因为今年的大明,并不算是一个大丰收年,只能说还过得去,而且因为五十万军队的征讨倭国,让朝廷这边的粮食,消耗了太多,国库都快要见底了。
一些地区也发生了小的灾荒事件。
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在收割稻谷的时候,米价却呈现不断下跌的趋势。
曾经朱元章对于商业,尤其是市场货物的行情价格这块领域,只能说陌生来形容。
不懂商业的规律,对于一些价格的上涨下跌,并没有太大的感触。
但现在不同,因为朱英商会在京师的不断发展,让朱元章有了更多关注的心思。
加上其本身才学敏捷,还有大孙的点拨。
这就使得现在的朱元章,对于一些商业上的变化,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
而就如今的局势,还能使得米价下跌这般厉害,只能说明高产作物的优势,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
朱英想了下说道:“目前在倭国,因为受到飓风的肆虐,最为严重的地区,便是我军目前所待的九州岛。”
“倭国在九州岛内种植的水稻,天灾人为算爱一起,缺口不小。”
“还好是前段时间,宋国公把所有船队全部都安排回来。”
听到倭国的消息,朱元章点点头,说道:“咱已经下了谕旨,让上海县那边,优先给装载军粮。”
“还好现在是有着高产作物撑着,不然征讨倭国,必然会难上许多。”
“前些日子,大孙还在杭州巡查的时候,咱就收到了倭国使臣的文书。”
“这些家伙,当真是搞笑,竟是跟咱求和来了,果然是不打不知趣。”
“不过现在跟咱求和,已经晚了,别的地方不说,至少大孙所说的那个银山,就必须给占据下来。”
“咱大明现在粮食有了,可是在银子这块,还很是缺少的嘛。”
倭国也是农业为本的国家,主要是种植水稻。
倭国水稻的生产,优势与劣势并存。
优势在于气候上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有利于水稻的灌既。
劣势在于平原面积小,水田零散分布。
且因为环境气候的关系,倭国的水稻,皆是一年一熟。
倭国的百姓,在于粮食的问题上,自给自足都是非常艰难,所以朱元章在了解到这些事情后,怎么会有征伐的想法。
但现在有了银山,就完全不同了。
战争,讲究的还是利益。
没有足够的好处,就是亏损。
目前九州岛上,不仅有宋国公这样的一代名将,还有燕王朱棣,晋王朱棡,齐王朱榑。
皆是在朱元章的众多儿子中,继承了优秀的军事天赋。
所以只需要维持好对于倭国远征军的粮饷供给,那么在征伐倭国这方面,绝对就不算亏。
“还是爷爷想得周到。”朱英笑着说道。
朱元章哈哈一笑,道:“行了,咱这边还有许多事物需要处理,大孙你还是先去陪媳妇吧。”
“再过几个月,你可是当爹,咱要抱重孙的时候了。”
“可要把咱重孙给照顾好了,最好是生出一个大胖小子来。”
听着老爷子的话,朱英的脸上,也不由洋溢的幸福的神色。
.....
四个月怀胎,目前叶月清的小腹,已经是微微隆起。
而按照太医这边的说法,几乎已经可以确定了是男孩。
这些朱英倒不是很在乎,毕竟受到了前世的一些影响,在男孩女孩的纠结上,没有太大的必要。
只需要保障好叶月清的身体,后面定然会多生,自然会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