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这个不能吃(1 / 2)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1069 字 2023-02-22

长孙皇后纵使心里高兴,看李泰还得意的模样神情庄严地开口说道:“母后知道你有心了,平日里还是要读看书,也听你父皇说过那些市井上的杂书你少看。” 显然母后是把做出肥皂这种事情归结到到了杂书上。 之前因为鸡蛋问题确实涉猎的不少杂书。 李泰躬身说道:“儿臣谨记教诲。” 见天色也不早了,李泰又说道:“儿臣就先告退了。” 长孙皇后闭着眼点头。 走出立政殿,李泰发现李承乾也跟着走出出来。 兄弟俩各自厌恶的看了一眼对方,便各自朝着一个方向而走,都不是很想和彼此说话。 李承乾回到东宫之后问向身边的侍从,“魏王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侍从说道:“听说是在长安郊外的一个村子建了一个作坊,好像是用来造什么东西。” 李承乾面色凝重,“是用来做肥皂的吗?” 侍从低声说道:“对方的口风很严,小人会让人接着盯着的。” 东宫里的侍从宫女并不多,而且东宫还有年久失修,因为朝中用度紧张,加之父皇和母后屡次提点要勤俭。 东宫也一直都是这副模样。 天色已经入夜,李承乾看着眼前的油灯,夜里的冷风吹入东宫,油灯的火焰忽明忽暗。 侍从说道:“太子殿下,这天气容易染上风寒。” 说完这个侍从就把窗户关上。 思量了好一会儿,李承乾说道:“魏王之前解开了鸡蛋的谜题,孤就觉得奇怪。” 侍从皱眉说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李承乾长叹一口气,“或许是孤多想了,早点休息吧。” “喏。” 第二日一早,李承乾听完了太子师李纲讲课,便早早出了宫。 在护卫的跟随下,李承乾走在朱雀大街上。 路过东市,走进一个小巷。 站在小巷路口的王婶看到有人来了,定睛看了一会儿来人,见到是当今太子,又低下头若无其事的扫地。 皇后和陛下有令要保护好公主殿下,王婶也杨婶平日里都会警惕四周。 李玥正在跟土灶奋斗着,准备生火做饭。 院外传来了敲门声,李玥只好放下了手中的木柴,走到门前。 打开门见到是李承乾,李玥行礼说道:“皇兄,你怎来了?” 李承乾迈步走入院中,“孤来看看你。” 看了一眼院子,这個院子收拾得很干净,院子墙边的地里还种了不少东西。 再看屋子也被翻新过。 李承乾说道:“你夫君呢?” 李玥说道:“出门赶早集去了。” 李承乾说道:“真不巧,孤还想见见他。” 李玥搬来一把椅子说道:“皇兄请坐。” 对自己的出身这件事,李玥打心底不想再回宫中,相比于面对父皇,面对太子李承乾倒没这么多抵触。 当初父皇还是秦王,还在秦王府的时候,年长的李承乾还挺照顾弟弟妹妹们。 坐下之后,李承乾说道:“近日身体好点了吗?” 李玥给李承乾泡上一杯茶水说道:“也没觉得不好,倒是比以前好。” 李承乾喝下一口茶水。 品着茶水的味道,他又说道:“这房子是什么时候修的?” 李玥说道:“这是夫君和我一起修的。” 说出这话,李玥的脸上挂着骄傲。 屋檐上挂着一些布料,李玥看着说道:“皇兄可以帮我把那块布料拿下来吗?” 李承乾脚踩着椅子,垫手垫脚把挂在屋檐一角的布匹拿下来。 李玥拿过这块布料说道:“洗好晾晒的时候被风吹上去了。” 李承乾说道:“你夫君不帮你拿下来吗?” 李玥捧着布料说道;“这么高的屋檐,他要是受伤了怎么办?” 李承乾皱眉站了好半晌,竟不知道该如何答话,想想又无奈地长叹一口气。 目光看到屋子的墙壁。 伸手又感受着墙壁的坚固。 很少见到会用砂浆涂在墙壁表面。 李承乾记得宫中修建屋子的时候也用过类似的砂浆。 甚至是修建城墙的时候,才会用到这种砂浆。 也没见寻常人会用这种砂浆来修建房子。 李承乾好奇道:“他哪里来的砂浆涂墙?” 李玥说道:“夫君自己做的。” 李承乾的神色诧异,这个张阳还有这种手艺? 就算是朝中的泥瓦匠能够作出这种砂浆的工匠也只有零星几个。 这个手艺也很少会外传。 见到挂在墙壁上的两块木板,李承乾看到木板上沿写着八个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好句子。” 看到这句话,李承乾不自觉赞叹道。 李玥说道:“这是夫君写得,他总说条件困难就要克服困难,就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李承乾心中又对张阳高看了几分,“他竟然还有这般见识。” 李玥接着说道:“因为夫君每读几年书,这些日子我们一直在研究学问,又怕学不好,夫君就写了这句话,其实除了这句还有。” 李承乾问道:“还有吗?” 李玥点头将木板翻过来,之前在木板上写过的公式昨天就已经擦到了,因为今天要重新上课,还要在上面写新的公式。 木板的背面又写着一些话语: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李承乾细细看着。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些话像是一团火,烧起了李承乾的内心,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说得好!” 李承乾赞叹道。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言词简练,字字珠玑。 之前李泰在母后面前拿着肥皂卖弄,李承乾还有些不服气。 现如今看到这些话,李承乾如醍醐灌顶。 感觉整个人都豁然开朗了。 尤其是这一句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