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了什么交易(1 / 2)

朱元璋刚说完,就有点后悔了。

他怎么就将这个任务交给老五了呢。

老五这小子,一向是玩物丧志,就知道搞医药,不知道搞别的。

万一让老五带着英儿,将英儿给带坏了怎么办?

哪怕他的大孙子今年已经十八岁,马上就要十九岁了,但朱元璋还是心里担心啊!

这就是“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了,大写的双标!

但此刻周王朱橚的反应,倒是让朱元璋将这股子后悔的劲儿给硬压了下去。

也罢,老五看着还挺高兴的,这小子虽是喜欢医药,但平时也不惹事,这么大年纪了,应该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吧?

“英儿,你可愿意?”朱元璋又看向朱英,问道。

朱英对这位五叔很有好感,不仅是因为对方给他解过围、对他心存善意,更因为周王朱橚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不喜欢争权的王爷。

后世人不少都觉得朱允炆削藩是对的,燕王朱棣造反就早有此意,不削藩迟早也会反。

其实还真不是!

朱允炆削藩,第一个下手捏的软柿子,就是这位朱老五,周王朱橚。

朱橚从小就不爱奢华,喜欢医药,性格平和,往日里没事就往山野钻,喜欢亲手采药草,后世还流传着他所著的医药相关的书籍。

周王世子与周王是一个性子出来的,都不是喜欢权势的人。

结果正因为他们父子是这样的性子,才成了朱允炆眼里最软的柿子。

周王的庶子污蔑栽赃亲爹谋反,朱允炆顺势削藩。

之后几个月,连削了好几个叔叔,还逼得一个叔叔自焚而死。

燕王朱棣等“硬柿子”有了心理准备,有了时间准备,终于忍无可忍,起兵造反。

在燕王造反成功之前,历史上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基本都是失败。

这样一个不争权还怜惜百姓的叔叔,简直就是个很好的工具人嘛。

放在别处不成,以后放在医药相关领域,这岂不是极好的人选?

朱英立刻应道:“孙臣自是愿意。”

因着这段小插曲,其他人之后吃饭都有些心不在焉。

跟着一起来的靖江王,就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

他刚才试着向朱允炆示好,结果被对方无视。

本就胆怯的少年,低垂着头,再不敢跟别人搭讪。

忽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他抬头看去,发现一个小太监走到了他身侧。

“王爷,大殿下让奴婢给您传个话,待一会儿散了宴,大殿下想请您去看纸影戏,您若是愿意,就晚些走。”

纸影戏?

大概是与皮影戏一样的事物?

靖江王有点受宠若惊,随后想到自己的身份,忙低声说道:“我父今年去世,我犹在守孝,能被允许来参加除夕宴已是皇恩浩荡,我、我这样过去,是不是不太好?”

“这是皇上允许了的,皇上也说,去年乃是大悲之年,过了今日,明日就是新的一年,新年新气象,这一两日倒是不必拘泥那么多。人,还是要向前看。”

这番话,就是大白话,却比什么话都让靖江王受到触动。

他从这番话里,听到了皇上对他们这一脉的宽容。

这番话既是在劝说他,又何尝不是在宽慰他,让他不必继续害怕?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不就是在告诉他,他祖父是他祖父,他父亲是他父亲,他自己是他自己。

都是老朱家的人,只要他自己好好做靖江王,不去重蹈父辈的覆辙,向前看,那么,前途自然是光明的。

年幼的靖江王眼泪都差点掉下来,忙将泪意压下去,略带哽咽地说道:“我明白了,请向大殿下回复,就说,我愿意,待散宴后就去见他。”

小太监这才离开。

一旁的朱允炆没听到他们两个嘀咕了什么,毕竟每一桌之间也隔着大约半米的距离。

朱允炆开口问道:“那宫人方才与你说了什么?”

这问话,就有点不客气了。

从小就知道,靖江王一脉是罪人,这个年幼靖江王的祖父就是反了皇爷爷的朱文正,所以朱允炆自然是有着一种绝对的优越感,面对靖江王时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态度。

靖江王抹去了眼角的泪水,却没正面回答朱允炆。

他难道不知道眼前的这位皇孙,一直都看不起他吗?

他其实是清楚的,但他从小就知道他们这一脉是罪人,所以面对着正经皇孙时,一向是谨言慎行,不想给靖江王府里的其他人招灾。

但就在刚才,他已是得到了皇上以及大殿下的一种承诺。

只要他以后老老实实的,他可以有着很光明的未来。

既是这样,那他又何必要在这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