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感动喂了狗(7 / 8)


你要说这交换不合适的话,其实也不能这么说,谁让李学武就是一个热心肠,乐于助人的好青年呢。

这些老师和大学生可都是顶尖的人才啊,下放到农村去锻炼不是糟蹋了嘛。

还得是来轧钢厂啊,去研发中心啊。

李学武早都给这些人准备好地方了,供吃供住,只要把汽车工业给搞出来,那学识和手艺还有了用武之地了呢。

还有其他的,比如炼钢厂,比如各种新材料工艺,包括以后的联合企业等等。

这样又能教学,又能搞研究、搞科研的好地方上哪找去。

啥?你问工资?

别闹,这不是劳动改造嘛,谈啥工资,最多说说补贴。

李学武就是这么一个心善的人,乐于助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乐于让这些优点发扬起来,利用起来。

至于去治安大队的,李学武更倾向于安排文科和法学的学生和老师去,这无疑会大大提升治安大队,以及山上训练场的文化素质和训练底蕴。

什么叫联合单位啊,意思就是你的人,可以安排来我这里实习或者工作,这叫借调。

你问华清大学和轧钢厂是不是联合单位?

闹,山上的训练场不是轧钢厂的?

训练场门口的大牌子上可有华清大学的名字,还包括其他单位呢。

李学武不怕李丛云安排来的人多,即便是再多他也吃得下。

因为轧钢厂跟华清是联合单位,这联合单位里还包括了其他各种各样的单位呢。

李学武就曾想过,如果这些年过去了,未来华清大学会不会开设收破烂专业?

呸!再生能源利用与回收专业!

即便是没有这种专业,也会有这样的实验室,李学武可是知道这玩意儿利润有多高的。

且看那个到处做慈善撒钱的光标哥,人家虽然有作秀的表象,但这老哥是真撒钱啊。

细看其背后,便是再生能源行业的大佬。

李学武对于未来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划,既然现在做着的,就准备奔着专业化和科学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城市开放后,京城有一股扒拉族,说的就是进城捡废品的那些人。

当初的官方统计是,每年将近四十个亿的利润,那可就是统计了一个四九城啊,还是刚开放城市的那一年。

李学武不敢说这小小的回收站从现在开始发展,到了那个时候能占住多少份额,但最起码也能让这些兄弟们吃饱饭不是。

但看李学武准备和掌控的这些行业,哪个单位不需要高端人才啊。

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啊,教授啊,如果不是李学武赶上好时候了,做梦去吧。

话也得反过来说,正因为赶上一次难得的机遇了,李学武还不得抓住了?

只要有心好好工作,留在京城没问题!

只要做出成绩,搞好科研和管理,甚至是做好相关行业的工作,那李学武就给他们机会。

李学武手里有很多机会,有给身边这些草莽的,比如周常利这样的,有给敢打敢拼的,比如张万河这样的。

但一个具有竞争力,有发展的企业,是离不开技术和科学发展的。

甭说回收站了,就是俱乐部,让娄姐管着,那得是边学边做,大多是由娄父主理事务。

可要是把华清大学的学生安排过去呢?

且让娄父教上几个月,这俱乐部一定是四九城里最高端的,最有素质的集体俱乐部。

大哥学文只是李学武跟李丛云介入谈话的一个引子,李丛云就不知道李学武是打的什么算盘嘛?

也不一定,李丛云的知识水平在这呢,又是学校里面的大干部,还能不知道这个?

但跟李学武开展深度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为了保全师生,为了给学校留下种子。

现在看着乱哄哄的,实际上李丛云这些人早就看出了危机了。

他们是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些人了,也是能接触到上面的人物,哪里不懂这些。

李学武允的这些条件,说起来是条件,还不是给李丛云做的保证嘛。

两人也是心照不宣了,这些人李学武能留下多少都是李学武的能耐,留不下的就是没缘分。

即便是李学武留下了,但也是合作的关系嘛,人是有固定单位的,但学术没有。

未来啥样,李丛云不知道,李学武知道。

跟李丛云说的话自然不能告诉大哥,他得说为了大哥付出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