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管我叫大哥(5 / 8)



“那快”

王淑华点了点头,打量了李学武一下,笑着道:“你丈人和丈母娘对你都满意极了吧?”

“哪敢这么想”

李学武笑着解释道:“我丈人在羊城,丈母娘对我的看法还行”。

“想也是满意的”

王淑华点头道:“上哪儿找这么标致的姑爷去,啥时候带顾宁来?”

“下周吧”

李学武有些歉意地解释道:“今天约了人,有事儿要谈,晚上要带她跟朋友一起看芭蕾舞剧”。

“好不容易赶上个周日”

王淑华很是理解地点点头,道:“等你们领证了带来家里吃个饭”。

“我知道的”

李学武笑着说道:“您可得准备好见面礼啊”。

“还怕你妈小气了啊~”

王淑华自然不会对李学武小气了,她是对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干儿子很满意的。

淘孩子长大也有出息的,李学武小时候那么不省心,现在不也有了大出息了。

她在心里也为李顺两口子高兴,那两口子说不定多开心呢。

确实,李学武昨晚还跟父亲在“友好”的氛围下“开心”地聊了“很长”时间。

从干妈家出来,李学武便北新桥福来茶馆去了。

这地儿他熟的不能再熟了,小时候就见着过茶馆门口墩着两个大炉子,上面大铜壶一壶接着一壶地烧开水。

其实就跟包子铺把蒸笼摆在门口是一个意思,都当广告用呢。

为啥用铜壶不而用铁的?

是因为早先茶馆对三六九等的人都服务,贩夫走卒也能来一碗大碗茶。

这茶不是用茶叶泡开的,而是将茶叶碎放在壶里煮好了再给客人倒茶。

这铁壶会跟茶叶起一种化学反应,具体是什么反应李学武不知道,但老话就是这么说,他就这么听。

四九城的茶馆很多,都是早先留下来的。

以前的闲人多,三教九流的,得空儿了都来茶馆里面泡着来。

有带着扳指,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有走南闯北,满嘴客套的生意人,也有蹲在大门口得一口廉价茶水润嗓子的车夫。

就像西方的咖啡店,大多不是为了喝茶才来坐的,是为了社交,也为了办事儿。

茶馆有句戏文: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这是阿庆嫂跟刁德一说的,也是茶馆的意义所在。

早先茶馆也是办公场所,有的官吏愿意一边喝茶一边处理

现在没有了,茶馆的意义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公私合营的茶馆成了工人和劳动者休闲娱乐的场所。

打牌,抽烟,聊天,更像是传统的俱乐部。

李学武进门的时候便见着伙计迎了上来,没有了早先的那句“大爷几位啊?”

现在则是问:“同志您几位?”

其实称呼嘛,改不改的无非就是个鞭子,你看见的就是有,看不见的便是没有。

“跟朋友越好了”

李学武笑着说道:“应该是一位姓黄的同志订的位置”。

“学武,二楼!”

还没等李学武跟伙计问完话,便听见头顶传来了黄干的喊声。

其实这种热闹在茶馆里并不招人白眼,你要是去饭店不行,这么喊准有人骂你孙子。

在茶馆就是要有这种市井气息,你不喊这店里也有闹的。

就比如李学武现在看见的,一处原来应该是小戏台子的位置上放着一个大收音机。

里面正在播放着京剧,咿咿呀呀的,听不大清楚,但并不妨碍众人喝茶聊天。

大家也没有来这儿听戏的意思,无非就是怕气氛猛然安静下来,那太尴尬了。

伙计已经知道了李学武要去哪桌,笑着领了李学武到了楼梯边儿,问好了李学武要什么茶,指了上楼的方向,便去准备了。

李学武则是迈步上了楼梯,这处茶楼保留了很原始的味道,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似的。

脚踩在楼梯上会有轻微的咯吱响,这是木头的声音,但并不吵闹。

大厅里的人不少,一桌一桌地各自聊着,或是兴致勃勃,或是高谈阔论,或是呼朋唤友,或是激烈争论。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