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仁医(6)(1 / 2)

祁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班惜语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她虽是怀疑,但并没有充足的证据,无法证明祁涟心怀鬼胎——至少就目前来看,祁涟并未露出多大的破绽。

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他们依靠种种迹象所做出的推测,只是站不住脚的说法而已。若是要确认祁涟所言的真实性,还是得先核实他的底细。

而这件事只能交给傅观去做。

想到这里,班惜语又问道:“对了,闻大哥,我们途中遇见的那伙匪徒如何了?是否确认了他们便是南淮府来的流民?”

听见“流民”二字,闻寂声轻轻叹了一声,说道:“虽然祁涟所说的话不可尽信,但他有句话说对了——咱们半途所见的劫匪,当真是四处流浪的南淮府百姓。”

闻寂声紧接着道:“我见他们不像是偷鸡摸狗的老手,下手便保留了几分。但没想到,他们虽然不善动刀动枪,逃跑的速度却快。”

他推测那些流民应当事先商量过脱逃的办法,所以才会在全线溃败的时候,立刻分头逃跑。闻寂声追拿不及,只逮住了跑得最慢的一个青年。

而在一番追问之后,闻寂声这才明白,他们是被寻江镇的县衙给赶出来的。

“寻江镇县令以城中无法容纳过多流民的说法,强行将这些百姓迁出城外。你也知道,他们本就无家可归,又遭到驱逐,无奈之下,只能另谋生路……”

为了谋生,被驱逐的百姓只得在附近的深山内寻找破庙容身。

他们当中有老有少。年轻一点的,跟着壮年男子在山下的官道抢劫、打猎;年纪稍大的,以及一些力弱的妇人,则留守据点照顾老人与小孩。

闻寂声原想让那青年带他到他们的据点看一看,但那青年耍了个心眼,故意在林子里绕了路,硬是撑到了同伴来支援。

不仅如此,他们还谨慎地在林中设了陷阱,闻寂声一时不察,疏忽之下,竟让他们从眼皮子底下给逃了。

闻寂声在继续追拿与回返寻江镇之间犹豫了片刻,最终选择先和班惜语会合。

“如此说来,当务之急还是应当料理流民一事。”班惜语说着,即刻修书一封,将流民及药商祁涟之事尽书于纸上,随后吩咐侍卫快马加鞭,尽快将信送到傅观手上。

解决了公事,便该是料理“私事”的时候了。

班惜语一面喝着热汤,一面道:“闻大哥,你今日是不是……心情欠佳?”她看了眼对方的神色,又瞧瞧他眼前未动多少的饭菜,道:

“似乎食欲不佳,可是菜色不合胃口?”

她暗暗想道,其实闻寂声有此怪异的举动,也不是头一回了。

自从与楼西月、傅观在归雁庄碰面之后,闻寂声的情绪似乎就变得时好时坏。

班惜语记得,闻寂声像方才这般,对旁人表现出如此明显的敌意,还是上一回在班府内与傅观争锋相对。

思及此,班惜语忽然心中一动。

她的心倏然快而有力的跳动起来,隐隐约约中,似乎有一种异常酸胀的情绪涌出。

班惜语默默抬起眸,不期然间撞上了闻寂声望来的目光。她感到两人眼神交错的瞬间被无限延长——

对方眼光中暗藏的情感几乎不言而喻,倘若她再通透些,必能一眼看出这背后的含义。

但是在短暂的对视过后,班惜语又迅速移开了视线。

此时,闻寂声尚不知他深藏的秘密差点被发现,他以为方才只是再寻常不过的目光而已。

他说:“……”他无言了片刻,继而默默喝了口茶:“没什么,只是天热,有些懒怠而已。”

除了这个,难道他还能说,自己是因为见到她和祁涟说那么多话而感到不痛快么?

这般直白的话,自然是不能说出口的。

不为什么,就因为他没有那个立场。

他算什么人呀,说好听些,是班惜语的生死之交,有过命的交情。但无论这情份有多么深厚,到底越不过朋友这条线。

以朋友的立场,闻寂声自问没有资格去限制班惜语和什么样的人来往。即便他们有更进一步的关系,他也不能这样去划定她的自由。

否则,他岂不是成了一堵阻止班惜语前进的围墙了么?

这不是闻寂声乐见的事。

更何况……他不动声色地看了看班惜语,心中再度浮现出困扰已久的忧虑:她游历江湖是一时兴起,又能在这远离朝廷喧嚣的绿林停留多久呢?

*

夜深时,驿馆内外一片寂静。点着亮红色灯笼的长廊下,有侍卫来往巡逻的身影。

倏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急急的脚步声,侍卫循声望去,即刻将人拦了下来,沉声喝道:“站住!你是何人?难道不知这会儿已经宵禁,不能随意进出么?”

“诶你等等,我认得他,先别动手。”同行的侍卫忽然出声道:“你不是祁公子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