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再辩!(1 / 2)

吴宽字原博,生于宣德十年,至今日已经是63岁的老人了,他是弘治皇帝当太子时的老师,是修过《宪宗实录》的重臣。 说起评价,无非就是少时爱读书,行履高洁,志操纯正这一类传统的儒学大臣该有的特点。 当然,也算是个有才的。 弘治八年,皇帝想让他升任吏部右侍郎,不巧他母亲去世,即便如此,皇帝虚位以待,直至他守孝归来,可见皇帝对他的重视。 也由此,才敢在皇帝面前争上两句。 乾清宫的暖阁里,皇太子的话吓呆了众人,老实讲,最后那个法子太过缺德,不像一个太子应该说出的话,倒像流氓。 所以弘治听了脸上也挂不住。 “照儿!不可无礼!” 朱厚照不是无脑的性格,他知道什么时候该争,什么时候该缓缓。 譬如皇帝只要开口,他就会低个头,所以憋过头去,不再多嘴,做出像是受了窝囊气一样的表情。 倒是吴宽这边, 那真是气得脸色惨白,身形都忍不住晃了晃,好在边上的王鏊上前扶了扶他,提醒道:“吴大人,这是君前。况且殿下年幼,童言无忌。” 是啊,这是君前, 皇太子撒了泼,就算把你气炸了,你也不能说什么‘你这竖子’之类没脑子的话, 这种智商就不要来和太子争了。 至于动手打那就想都不要想。 想好好活着,就老老实实的讲道理。太子讲道理最好,太子不讲道理你也只能讲道理。否则你这个博学大儒的身份往哪里摆? 于是乎吴宽也只能一口怒气往肚子里死憋,憋得他脸色涨红,眼睛圆而鼓, 忽然之间又一撩袍子跪了下来,磕头磕得嗙嗙响, 朱厚照心里滴咕:要来辞官那一套? “陛下!”这一句话应该含了他不少压住的情绪,唾沫星子都喷出来了,“《左传》有云:爱子教之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太子殿下今日与臣激辨,是以分不清何为天下之大,何为社稷之重!臣身为詹事府詹事,难辞其咎!此,臣之过也!” 这话说下去就是要辞官了,弘治皇帝因为人比较好,较少会弄到这个程度,但是有的时候文官要辞官不全看他,被御史喷两句也是要辞的,所以皇帝大约知道这个节奏, 此时就已经像了。 眼看事情即将闹大,弘治终于拿出一点父亲的威严派头,“太子,你跪下!” 朱厚照心想跪下就跪下,反正叫他认错是不可能的。 “吴先生,太子年幼,又缺乏管教,以致今天这样的局面。但你放心,刚刚那话做不得数。太子,” “儿臣在。” “东宫的宦官你要严加管教,不可让他们去做那些伤天害理之事,吴先生为国操劳,是正直忠心的臣子,你明白吗?” “儿臣明白。” “往后也不可以身犯险,随意出宫,否则朕定罚不饶!” 朱厚照翻了翻眼皮子,你要是能舍得罚我,你就不是弘治。 “陛下!”吴宽还是胸腔憋堵得难受,微服私访是多大的事啊,怎么到最后就这么一句警告便了事? 太子呢,出言狂悖,也不过是轻斥一声。 想到这里,吴宽不管是胸中的情绪,还是理性上的认为为了‘教好太子’,都让他难以就此了结此事。 不然的话,像这样的事儿就这么轻轻揭过,那太子下次不知道又干出什么来呢! 皇帝过分宠溺儿子,对大明朝都是一种不负责任,而他身为臣子,正是要进言劝谏! “陛下!汉成帝、宋徽宗之例不可不察!臣请陛下旨意,严惩张永,以儆效尤!” 虽然朱厚照先前已解释过,不是张永的错。 但他是太子,吴宽不好说把太子如何如何,只能通过惩罚他身边的人,这样以后太子再有这样的想法,考虑到张永的悲惨结局,那么那些人也就不敢了。 最主要,张永就是个无足轻重的宦官,罚就罚了。 此事闹成今天这样,吴宽这样的重臣只是要求惩罚张永,其实也并不过分。 否则,太子微服出宫,这件事岂不是什么说法都没有? 弘治皇帝也被说服的差不多了,说到底,双方顶起牛来了,他两边都不舍得惩罚,这时候地位不高的人就很容易被波及。 这不是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的,而是权力格局决定的。 张永,就成了格局的牺牲品。 “儿臣觉得不妥!”朱厚照忽然大声说了这句。 只不过他这么一出声,暖阁里瞬间静得可怕, 太子这是……和吴宽杠上了。 这时候所有人都跪了下来,照这样下去,今日必有大事发生。 从激烈到平静,从平静又要激烈…… “皇儿!”张皇后这时候也有些心慌了,本来么,惩罚一下张永拉倒了,那样她是不心疼的,“皇儿不可冲动,吴先生是谋国的老臣了!你……” “母后!”朱厚照抬头举手作揖,然后不卑不亢的说道:“儿臣敬吴先生的谋国之言。不过刚入暖阁时,儿臣就已经说过,张永劝谏过儿臣,是儿臣压着他,他是一奴婢有何办法?这话既已明明白白的讲过,为何还要惩罚张永?!因此这一点儿臣不解!” “此外,儿臣进学不久,但也被先生们教导过,男子汉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儿臣只要是太子一天,就断然不会发生‘有功尽归于上、有过皆诿于下’之事,因此这一节儿臣不愿!” 张永听太子的话,就如重鼓捶在他的心胸, 震撼莫名,感动莫名! 这是何等气象的人主才会展现出的风骨! “殿下!请殿下不要再说了!奴婢谢殿下重恩!”张永这时候也待不住了,他眼眶里已有热泪,朝着皇帝大拜,“臣张永,为获殿下欢心,私下琢磨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