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晁错,是个很差的内史(1 / 3)

在得知田叔的关注点,居然是自己和老爹——天子启之间的相处模式、关系,刘胜只嗡然待在原地,久久未能从错愕中回过神。 刘胜想过此番,田叔可能会将关注点放在眼下,钱、粮两件事混在一起,逐渐出现隐患一事; 也想过田叔关注的,会是如今朝堂所面临的问题、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 只是无论如何,刘胜都不曾想到:田叔非但敢关注此事,甚至还将这件事,毫无顾虑的当着自己面道出口。 而对此,刘胜先前,可谓是毫无准备······ “君臣之别······” “君臣······” 似是仍旧没能从错愕中缓过神般,面色呆滞的发出一声呢喃,刘胜终还是强迫自己,从先前那略有些失措的状态中回过神。 强笑两声,又借机思虑措辞片刻,刘胜才含笑着抬起头,对田叔再稍咧嘴一笑。 “子卿公的意思,我明白。” “作为臣下,尤其还是诸侯国臣、而非朝臣,子卿公能考虑到这些,实在是殊为不易;” “能坦然将这些担忧告诉我,更是让我对子卿公心生敬意。” “只是这件事······” 似是忌讳,又好似不知如何说起般,将话头悄然一止,刘胜便嘿笑着低下头去; 见刘胜这般架势,田叔也并不急着再劝,而是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将身子再坐直了些。 感觉到田叔做出的反应,和那俨然一副‘你说,我听着’的架势,刘胜只又一阵摇头强笑。 过了不知多久,刘胜才敛去笑容,悠悠发出一声长叹; 话匣,也随着刘胜这满是唏嘘、感怀的长叹,而被彻底打开。 “子卿公说的,当然也有道理。” “作为太子储君,当然应该专注于学习、熟悉治国治民的道理,而不是急着处理国事、政务。” “这既是因为太子储君,大都暂时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冒然插手国政,就会犯下一些始料未及的过错,也是因为方才,子卿公所说的那句话。” “——储君,终究是储,而不是君;” “若储君太子代俎越庖,去插手本该有天子一言而决的事,那时日一久,便肯定会酿成灾祸。” “对于子卿公有这样的忧虑,我只会认为:子卿公,不愧为国之柱石······” 不着痕迹的捧一手田叔,却发现田叔面上神情,并没有出现什么变化,刘胜也只得讪讪一笑; 只片刻之后,刘胜便迅速调整好面容,轻叹一声,再继续道:“但凡事,都有其两面性。” “子卿公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也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父皇曾经说过:有些事,是没办法在书桉前看会、从别人嘴里听会的。” “——只有亲自做过这些事,才能明白其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阻碍,才能学会解决这些问题、消除这些阻碍的方式。” “就好比庭院内,养不出千里马······” “子卿公以为如何?” 浅尝遏止的提一嘴‘这都是父皇的意思’,又耐心解释一番其中的道理,刘胜便试探着将问题,又丢回给了田叔。 而田叔接下来的反应,也算是彻底印证了刘胜的猜想。 ——田叔,真的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内史人选······ “既然如此,那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只是有几件事,还需要殿下指点迷津?” ··· “敢请问殿下;” “——若陛下接受殿下的举荐,任命臣为内史,臣应当以何为重?” “除了内史本身应当履行的指责,殿下对臣,可好另有交代?” “比如:在臣成为内史之后,殿下可有什么事,是需要臣吩咐内史属官,去为殿下效劳的?” 田叔的问题,问的非常直白。 ——我若真做了内史,太子殿下对我这个内史,有没有什么调遣? 不知是田叔说出这句话时的坦然,还是田叔的气质中,那天然带有的一丝坦荡; 当田叔问出这样一个稍有些上不得台面,甚至可以说是‘不能说破’的问题时,刘胜的心中,只顿时涌上一阵尴尬。 但几乎是在短短一呼、一吸之间,刘胜便迅速反应过来:田叔这么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子卿公~” “嗨······” “——子卿公,实在视孤轻矣······” 满是惆怅,又颇有些意味深长的一语道出口,刘胜便含笑摇头,再悠悠发出一声长叹。 至于田叔,则是在刘胜这一声‘你太小看我了’之后,面上也顿生出尴尬之色。 田叔今天的作态,可以说是极具田叔个人特色的处理方式。 就说几年前,因为错失储君皇太弟之位,而彻底陷入癫狂状态的梁王刘武,派出上百刺客死士来长安。 虽然最终,这一百多传说中‘万夫莫敌’的勐人,在长安连一个人都没刺杀成功,但这次事件的轰动性,却完全没有受‘刺客百人,刺杀成功率为零’的影响。 ——在情况最恶劣的时候,当今天子启,甚至同自己的生母、当朝窦太后之间,都生出了嫌隙! 而在当时,被天子启派去梁都睢阳,彻查梁王刘武刺杀朝臣一桉的,正是田叔。 当年那件事,毕竟牵扯到皇室,尤其还是当今天子,和同母幼弟、宗亲诸侯之间的关系,以及‘储君太弟’这样的敏感字眼; 所以当年这件事的处理过程,其实并不为太多人所熟知。 但刘胜记得很清楚:老爹刘启,曾给自己详细的描述过当时,田叔处理此事的全部过程。 在当时,吴楚之乱已经结束,关东诸侯元气大伤,已不再对长安中央具有太大威胁; 所以梁国‘关中屏障’的战略地位,自然也就随之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