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学识渊博长大贤人(2 / 3)

必多说,封相拜将全靠它。而刘长降低了低级爵位的获取难度,却提高了高级爵位的获取难度,这些人虽然都已经是侯了,可谁会嫌弃自己的食邑多呢?对高级爵位的提升难度上,韩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前的那一战,就给大汉带来了六十多个侯,大汉哪里受得了这个,急忙再次提升封侯和增加食邑的难度。 比起太平的中原,在河西显然能最快获得军功,何况,镇守在那里的太尉是周勃,开国功臣排名第四,跟着他去作战,想获得军功那简直是太容易了。 刘长认真的吩咐道:“河西之地凶险,不能轻举妄动,要听从太尉的命令,不能因为贪图军功就肆意出兵...只要能将河西治理好,那就是最大的功劳,若是有什么分歧,可以派人来告知寡人!” “唯!!” 送走了这些将军们,刘长终于不再为河西的事情而担心了,河西虽然有周勃,可实力太弱,稽粥也不是无能的人,在周勃击败车师之后,稽粥也带着军队在河西内劫掠,给大汉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稽粥还分兵攻往陇西,想要以长安为目标,对大汉进行一番恐吓。 刘长非但不害怕,甚至还有些想笑。 围绕着河西和西域的战略,将会是漫长的,将会决定接下来大汉帝国的走向,稽粥在西域的攻略很是顺利,若不是周勃不断的干涉,只怕半个西域都要落在他的手里了,其中康居国作为抵抗匈奴的最大力量,已经派人与周勃取得联系,双方决定一同对付匈奴。 稽粥似乎在匈奴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反对者并不多,有资格反对的贵族大多已经被刘长杀死了。 稽粥设立了一群军事贵族,匈奴的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刘长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稽粥也是这么做的,他设立常备军,设立军事贵族,重用文人匠人,制定礼仪和律法,使得匈奴战力迅速飞升,甚至一度威胁到了长安,只是,这人来不及完成其他的改革,便早早逝世。 纵观匈奴历史,雄才伟略之主唯冒顿与稽粥耳,其余人都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冒顿是开辟者,而稽粥则是奠定者,两者的关系,就像是把始皇帝一分为二,一个负责灭国,一个负责建制。 在此刻,因为刘长的原因,变相的帮助稽粥削弱了匈奴内部反对派的力量,导致稽粥的改革进展比历史上的要快了几步。 ........ 甘泉宫内,刘祥换下脏衣服,滔滔不绝的说着今日的趣闻。 “有五位将军来拜见寡人,他们都是有侯爵的将军呢,是仲父将他们派到河西国,来辅佐寡人的!” “寡人文有栾布,武有周勃,麾下有诸多能将,我未壮,壮则打稽粥!” 刘祥看起来很是开心,他真想明天就长大,前往河西,与那稽粥一决高下。 刘盈笑呵呵的听着儿子吹嘘,对一旁的曹皇后说道:“这竖子与他仲父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当初长弟也是叫嚷着要去唐国打冒顿,哦,不对,他说的是入...咳咳,反正有这样的志向不是坏事!” 曹皇后的脸上却没有半点的喜意。 她很是平静的帮着刘祥换了衣裳,低声说道:“要常常与那些将军们通书信,按时给他们的家人送些礼物...” 刘祥换了衣裳,便溜出去玩了。 曹皇后满脸担忧的看着他,又看着一旁的刘盈。 “皇后?怎么了?” “陛下...便是封王,中原有那么多的土地,为何要封去河西呢?” “陛下真该与大王说说这件事。” “河西之地格外重要,当今宗室子嗣里就祥最为年长,不封他还能封谁呢?何况,那河西是块宝地...” “宝地?那里民不足万户,城池十余座,内有诸羌胡人,外有匈奴,怎么就是宝地呢?” 刘盈自然是说不过曹皇后的,他迟疑着说道:“长对祥视若己出,不会害了他的,河西很快就能...” “陛下,让祥换个封国吧...魏,韩,河内,都可以啊...” “这怎么能行...” “当初韩王不就换到了吴国吗?为何不行呢?” “这....” 刘盈说不出话来,曹皇后长叹了一声,坐在了一旁,“陛下觉得自己治理不好大汉,却要如此对待祥吗?他有什么过错呢?不被其父喜,不得大母之爱...陛下之嫡子,居然要前往河西那种地方为王...安为何不去呢?” “不要再这么说了...” 刘盈认真的看着她,“若是被阿母知道了,她又要生气了...” 曹皇后沉默了下来。 “您重情...就是不知以后是否也会有人会对祥留情。” ........ 考核这件事,刘长很早就告知了太后。 在刘长来到长安之前,吕后先后举办了三次,也确实挑选出了不少官吏,大汉目前的官吏制度还是比较简陋的,主要就是靠各地的举荐,立功的将士,还有就是一些有名声的贤人被天子请过来做官。 在地方上,也是看情况,如里,亭的小吏,是可以通过考核来担任的,花点钱学律法,然后参与考试。 在原先,这样的官吏制度还不算有太大的问题,秦国的官员大多都是来自战场,可现在大汉大一统,国内没有那么多的战役,过去的大臣们一一逝世,当初开国的数百侯爷,如今只剩下了一半,这一半人里不少还是在家里养病,能真正做事的人很少。 因此,官吏制度就成为了困扰大汉的问题。 刘长是不喜欢举荐的,这些人往往都是举荐自己的亲信或者子弟,在被刘长警告之后,他们就开始交换着举荐,我举荐你的弟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