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奇迹(2 / 3)

br> “游历三十年,著《本草纲目》名垂千古……”

这一位是集中医之大成者,所著《本草纲目》一共一百六十万字以上,以及其他几卷失踪的医学著作。

一百六十万字以上,在古时的条件下,堪称惊世之著。

可惜他的其他几本著书,只留下了名字,而没有了内容,令人惋惜。

“药王孙思邈”

“隋唐之际闻名于世的名医,著书《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古流芳……”

他还完成了第一部国家级药典《唐新本草》。

“医圣张仲景”

“中医第一里程碑,代表作《伤寒杂病论》”

这本书论证了外感病和内科杂病,系统分析了所谓的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和处理方法,并创“六经分类”。

很多人说中医就是乱来,没有依据,却不知道它高深的医理,辩证走过了多少春秋。

无知者才是最可悲的。

“上古神医华佗”

“上古神医扁鹊”

这两位就属于中医中的宗师级别了,中医的很多流传至今的技艺都是源自

他们,比如望,闻,问,切;比如外科针灸。

“急救之宗师葛洪”

中医是十分复杂的,而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录了大量急救的方子,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当时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现状。

最为实用的传世医学书籍。

“医圣万密斋”

“医圣叶天士”

“医圣钱乙”

“医圣皇甫谧”

“元代第一神医朱震亨”

还有,叶桂,薛生白,宋慈等等千古华夏医学先驱。

沈宴的手十分的稳定,每一个名字的落下,都不仅仅是单纯的字,它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活生生的华夏历史的一部分。

他们,代表了华夏的一种了不得的传承。

围着沈宴的小孩,看得迷迷糊糊。

“沈宴,你在写什么,为什么我们看不懂?”

沈宴写的是专门用来写墓碑的大小篆体,别说这些孩子,连沈宴那个时代,能看懂这种字体的都不多。

沈宴停了笔,看着一堆写好的牌位,这才回答道:“圣灵,先祖们的名讳。”

一群孩子张了张嘴:“可是都没有圣器在,写圣灵的名字也没有什么用啊?”

沈宴嘴角上扬:“这些是华夏的先祖圣灵,凡华夏子孙自然能得到他们的庇佑,圣器……并非必需品。”

其中看着沈宴制作牌位的还有其他高尔文家族的人,他们原本就在奇怪,沈宴不是说在寻找解决那名为天花的疫病的解决方法吗?怎么却在这制作了大半天长条木板?

但这一听,高尔文家族的人也懵了,什么华夏子孙?什么华夏子孙自然能到华夏圣灵的庇佑,圣器不是必须品?

没有圣器如何让圣灵庇佑?

他们都以为他们理解错了。

估计只有虎豹佣兵团的人眼睛透亮,只有他们知道沈宴没有夸大其词,更没有乱说,因为他们亲眼见证了万里长城庇佑佣兵之城,见证了多少孩子受到了圣灵的庇佑,他们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华夏学校培养这样的学生。

说实话,哪怕他们现在想想,自己都还觉得神奇无比,那些了解得更少的佣兵之城的佣兵,现在还在天天感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呢,佣兵之城现在和以前可是有很大的不一样了。

沈宴说道:“旧日的灾难,就让旧日的圣灵来庇佑我们吧。”

说完,向高尔文家族的人借了一件稍微大些的房间。

将牌位搬了进去,整整齐齐的摆放好。

三牲五畜现在无法准备,沈宴只得简单的以干草树枝进行焚烧,进行祭祀。

用的是祭拜华夏先辈的礼节。

然后沈宴开始述说现在发生的一切,将声音传入梦渊。

沈宴先前必须了解清楚疾病,就是为了在这一刻将他所了解的状况清楚的传入这些圣灵那里去。

这样,这些老祖宗,医仙医圣们,才能知道这场疫情的严重性和具体情况。

在沈宴述说情况,阐明现实,以华夏子孙的名义寻求庇佑时,那些以柴火代替香烛进行燃烧产生的烟雾,突然混乱了起来。

那些整整齐齐摆放的牌位也颤抖了起来。

一条一条金色的丝线,从这些牌位中分散了出来,就那么落在了沈宴的额头上。

有人影似乎撕裂空间而来。

而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