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看着这个释迦摩尼的雕像,秦远不由得心生肃然之情。
“各位,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佛陀雕像就是天梯山石窟中的第十三窟的释迦摩尼雕像了。
第13窟为天梯山石窟中最大的洞窟,宽19米,残高约28米,进深6米。
内部有一个佛头雕像,就是释迦摩尼了,然后两边各有一个菩萨雕像,分别是文殊和普贤。
文殊代表的是智慧,而普贤代表的则是普罗大众的德行,然后最外面是两个天王。
分别是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其中左边的多闻天王的一只脚下踩着的是碧玺,另一只脚踩的是夜叉。
寓意脚踩小鬼保一方平安,右边的是广目天王,他神态威严,眼观八方,似能够洞察世间的一切不公。
然后左侧最里面有抬头纹的雕像是释迦摩尼的弟子-嘉舍,当年佛祖拈花一笑,只有嘉舍悟出了一花一世界。
嘉舍的对面,也就是右侧的那个佛陀叫做阿难,在西游记里面,给唐僧发放经书的正是阿难。
据说他还是佛祖的堂弟,当然是真是假现在谁也不知道,听听就好了。”
秦远一边使用运动相机认真的拍摄着天梯山石窟第13窟的景象,一边一一解说着。
因为来的时候他就做过了攻略,也专门对天梯山石窟做了深入的了解,所以他此刻才能够轻松解说。
将13窟内的雕塑一一讲解清楚之后,秦远就继续朝着其他石窟走去。
然后一边走一边说道:“咱们国内的石窟其实挺多的,但是天梯山石窟却并不怎么出名。
我相信很多人在此之前估计都没有听过天梯山石窟,我说的对吗?
不过你们不了解也不要紧,正好我可以慢慢的给你们好好的解释解释。
天梯山石窟的名声虽然不及莫高窟和云冈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但是天梯山石窟却是他们的鼻祖。
你们是不是很奇怪,明明名声不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为什么这天梯山石窟还是他们的鼻祖呢?
其实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佛教是从当年的天竺传到咱们国家的,而怎么传过来的?
当然是传教徒传过来的了,玄奘法师前往西天取经,其中的西天指的正是当年的天竺。
所以说起来玄奘大师其实就是一位传教徒,而我之前提到过,玄奘前往西天取经,河西走廊是他的必经之路。
因此当他取经回程,首先要经过的就是河西走廊,可以说中原内的佛教就是通过河西走廊传过去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河西走廊一带的佛教文化自然是极为盛起的。
而佛教石窟的文化也正是从天竺传到西域,再通过河西走廊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
其中眼前的天梯山石窟创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397—439年)。
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因此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自公元460年后,开凿天梯山石窟的凉州僧人们,以昙曜为代表,成为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雕刻艺术主要的技术力量。
而此时的莫高窟,名气并没有远扬,它虽然开凿于先秦,但繁盛时期却是在北魏孝明帝时期(公元516—528年).
随着北凉灭亡,一大批凉州僧人迁往敦煌,从而推动了中原石窟对敦煌石窟风格的影响。
而这时已经是天梯山石窟开凿100多年以后的事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说天梯山石窟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因此天梯山石窟在龙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学术界有“石窟鼻祖”之称,这是有所依据的。
天梯山石窟现存洞窟三层,共18个,我们眼前的这个就是13窟,现在我们去其他窟看看。”
介绍了一下天梯山石窟的历史背景之后,秦远就继续朝着其他石窟走去,然后继续介绍起来。
“天梯山石窟除了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佛陀雕像之外,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精美的壁画。
大家仔细往这里看,在石窟的四周还保留着1000多年前的彩色壁画。
这些壁画的色泽非常的鲜润,颜色特别的鲜艳,看着就好像是昨天上漆的一样。
很难想象在当年的社会背景之下竟然会有如此超然的技术手段,这真的非常的不可思议。
因此这天梯山石窟不仅仅是一个古代的建筑作品,它更是见证了北凉、北魏、隋唐、西夏等多个朝代的兴衰更迭,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
在这里,我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这不是一般的景点能够比拟得了的。
当然,想要有这样的感觉,你得先了解这里的历史背景,要不然就只能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了。
所以建议来天梯山石窟旅游的人最好是找一个当地的导游,要是实在怕被宰,伱们可以先在家里做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再来逛天梯山石窟,就会有意思多了。
天梯山石窟的洞窟布局非常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