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 90 章(2 / 2)

。 小白只回应过一次。 那是一声很长很长的鸣音。 先上升,再下降,非常曲折。 从安澜自己“搞外交”的经验来看,那在过客鲸方言里绝对不是什么好话,说不定比“乡巴佬”还要“乡巴佬”。 可惜这声长鸣纯属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众所周知,脏话只在对方听懂的状况下才有用。 哪怕有三百个人用三百种语言飙垃圾话,一个什么语言都听不懂的人仍然可以表现得云淡风轻。 听到“朋友”的鸣音,泡泡不仅没有失落,甚至因为被回应了而高兴不已,叫得更起劲了。 早上叽叽喳喳,中午叽叽喳喳,晚上也是叽叽喳喳。 维多利亚虎鲸群对这个吵闹度还可以接受,但过客鲸接受不良。 大群里最年长的老雌鲸一连发出了六个被安澜归类为“否定”的上扬鸣音,然后带着其他几头上年纪的虎鲸搬到了几公里外。 过客鲸妈妈起先还会警告一下,到后来彻底撒手不管了——它总不能直接冲进ETP鲸群里来亲自捂住泡泡的嘴巴吧。 可是小白自己没有再回应。 泡泡也从一开始的兴奋变得犹豫,慢慢变得沉闷,似乎是意识到它的交友计划失败了。 当它不再叫的时候,白虎鲸还特地在捉海豹时靠近来看了一眼,但还是憋紧嘴巴不说话。 安澜就有点不忍心了。 本来她觉得过客鲸和居留鲸不一样,这回认识了下次再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而且过客鲸不如居留鲸温和,攻击性也更强,放任幼鲸交往可能会闹出事来。 但泡泡是她看着长大的,因为身体残缺,全家人对它都是有求必应,恨不得到天上去摘星星。而且小白看着也不是完全不想交际的样子。 思来想去,安澜决定搭把手。 她可以拥有莫阿娜这样的好朋友,说不定泡泡也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好朋友。 只是要讲究点方式方法。 当小白第二次从鲸群附近游过时,安澜用“哔波”呼唤了泡泡,而后者下意识地吹出了一个完美的圆形气泡,然后用气孔“噗”地回应。 两个虎鲸群总是保持500米以上的距离,有时候是数公里,所以叫声能被听到,吹出来的气泡却不可能被看到。 这一回,小白看到了。 安澜明显感觉到它在好奇。 泡泡本来有点低落,只是下意识地回应,但她不停歇地“哔波”着,让小雌鲸渐渐沉浸到游戏的氛围之中,心情好了,也就玩出了更多花样,吹气泡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此后好几天,每当泡泡想鸣叫的时候,安澜总是会引导它去玩耍,而过来查看情况的白色虎鲸总是会“正好”看到玩耍的场景。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等它第七次“恰巧”经过维多利亚虎鲸群时,安澜拱了拱侄女,示意它朝后看。泡泡一回头,立刻兴奋地做了个横向表演。 气泡环晃晃悠悠,越过六七十米的距离,轻飘飘地撞到白虎鲸身上,散落成无数细小颗粒。 它像屁/股着火一样飞快地游走了。 但这的确是一次接触。 安澜推动了这块停滞的圆形石头,有了第一个力,石头就会继续滚下去。 不消多时,两头幼鲸就有了新进展。 小白开始频频出现在鲸群附近,它学会了用“哔波”来呼唤泡泡,学会了吹气泡的小游戏,甚至还学会了几个方言词汇。 ETP家长们时常会下场去和孩子们玩耍,过客鲸家长们却只是沉默地观望,表现出非常性格的样子,满脸不屑的样子。 安澜一度以为它们不稀罕玩这“小孩子的把戏”。 直到某天她去另一个狭湾观察人类。 三头过客鲸鬼鬼祟祟地凑在一起,先是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然后才像罪/犯接头一样彼此靠拢,窃窃私语,看起来像在打什么坏主意。 这种景象立刻吸引了她的注意。 安澜仔细观察,想借此研究一番过客鲸的习俗,说不定将来对学习语言有帮助。 结果她等啊等啊,等了好几分钟,对方才有动作。 两头个子较小的成年虎鲸先是浮出水面吸气,然后到水下喷出了一长串气泡。如此来回三四次,才有一头成功地喷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气泡环。 最后一头个子特别大的虎鲸摆了摆胸鳍,跟着气泡环的活动慢慢抬起脑袋。在它边上,儿子和女儿也在做着一样的事。 三头虎鲸盯着一个气泡。 仿佛这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东西。 等安澜从小分队边上游过去时,就看到虎鲸一家严肃地打量着北极鳕鱼,好像它们作为过客鲸真的会去吃鱼一样。 她差点就信了。 如果那头最大的虎鲸没有在几秒钟之前盯着气泡环浮出水面,并且用极其精准的踩点“噗”了一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