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买地(1 / 2)

马大娘是个开明的母亲,她和蔼地问道:“老大,有什么想法,跟娘说说。”

马昂低声道:“娘,您让俺想想。”

马大娘没再多说,换了个话题:“这李老汉是个有福气的,摊上个这么好的儿媳妇。”

马凤姐附和道:“就是。俺要是个男的,早就去她家提亲了!”

马昂嗤笑道:“你以为个个都像你这样的直肠子?那些讲究人家,兴守孝三年才能再嫁!”

马大娘和马凤姐的眼睛都亮了亮。

她们早就看出来了这李嫂子是个聪明能干的,人又仗义,手里还有本钱。虽然一拖三压力大了些,可他们马家刚好不缺人手。目前两家合作开店的关系有些松散,如果能通过结亲的方式把两家绑到一起,对他们马家来说只有利而无害。

马大娘又悄然换了话题:“李家山里那几亩地的麦子,也该收割了,老大你抽空去看看,咱们寻几个农闲的庄稼汉,去帮他们家把粮食收了!”

马昂点头:“山里气温低,麦子还得过几天才全熟,我和大壮和二柱他们都说过了。过几天就去帮他们收回来。”

……

秦柳在家歇了好几天。二郎的辛勤吸吮加上自己不停揉搓,胸口的小肿块总算没有酿成大祸患。

她也开始反思目前状况存在的问题。

饺子铺的生意兴隆虽然解决了马家的窘况和自己的坐吃山空,可代价也是巨大的——全部劳动力上阵,连残废的李老汉也担负起了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

如今二郎正是学走路、最难带的时候,她不能累着自己,也累着李老汉、委屈孩子。

她盘点过手里的银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天,马昂带着几个汉子,赶了牛车把装进麻袋里的麦子和麦秆运到李家院子里,李老汉、大郎、抱着二郎的秦柳都迎到了院子里。

看着几十个麻袋被人运进自己东屋里码放得整整齐齐,麦秆也被堆到了后院里码成高高的垛子,李老汉激动得热泪盈眶。有了这些麦子和麦秆,即便秦柳母子走了,他和大郎今年冬天也饿不死冻不死了。

秦柳趁大伙儿忙碌,赶紧去镇上买了个大西瓜回来给干活的众人解渴。

她要去给众人做午饭,马昂却喊住了她:“别忙活了,一会儿他们去铺子里吃就行。”

秦柳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还是应允了,只是熬了些绿豆粥。

昨天李老汉才提醒过她,地里的麦子该收了。她本来还在寻思去哪里找人帮忙好,今天麦子和麦秆都被人运了回了家。

说她不感激马昂那是不可能的。

帮忙的几人把院子收拾干净后,就赶着牛车走了,马昂反而留了下来。

秦柳给马昂端了一碗用井水沁温的绿豆粥和筷子,拿了两把椅子,两人都坐在屋子的廊下,打算商量些事。

马昂低头喝粥,正盘算如何开口,秦柳却说道:“马大哥,我看饺子铺门口的那块地一直没人动,烧坏了的房子也没人管,您能不能帮忙打听打听,把那块地买下来?”

秦柳是个寡妇,年纪又轻,模样俊俏,自己办什么事很容易被人阻挠或者占便宜,找个有一身军服在身、人品又好的马昂帮忙再合适不过了。

马昂抬头意味深长地看了看秦柳,眼睛亮晶晶地说道:“你和俺想到一块去了。那块地俺打听了一下,有郑大人出面,五两银子就可以拿到手。只是要盖房子,买木材买瓦需要不少钱。”

秦柳睁大眼睛问道:“需要多少银子呢?”

马昂条理分明地说道:“你们家估计得建三间屋,一个厨房。木材、瓦片算下来,估计得八两银子。俺们家也是三间屋,一个厨房,也得八两银子。房子盖到铺子附近,家里孩子能照管得上,俺娘他们免得路上跑来跑去,也省事不少。”

秦柳沉吟后点头道:“是这个理。”她转身看了看身后有些裂痕的土坯墙,继续说道:“这些土坯墙经不住大雨,房子迟早得盖。只是,我寻思,更重要的是再盖个饺子铺。“

马昂挑眉说道:“你的意思是隔壁再开个饺子铺?”

这个主意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两家挨得极近的店铺,还是同一家的,似乎没那么有必要。

秦柳却胸有成竹地说:“是。最近我也发现了,咱们铺子里粥和窝头卖得好,都是穷苦人过来买。只是有些身份的人路过咱们饺子铺,看了看就皱眉走了。怕是嫌咱们店面又小又人满为患。这几个月,饺子生意反而不怎么赚钱。我寻思,新开个饺子铺,装修好一点,或许额外赚上一笔。”

马昂略思忖便点头:“这事依你。”

马昂也没什么底气去置喙。他们马家这几个月手里攒了点银子,估计也就够他们把房子盖起来,没有余力去参与盖新的饺子铺。

秦柳见状,就进屋取了十两银子交给马昂:“马大哥,这事还得劳您多操持操持。我一个妇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