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娟把信读了一遍,众人听家里安康,他们也就放心了。 给郑娟擦了擦眼角的泪花,众人点菜,聊着学校的事,宿舍的舍友,学了什么,什么难学的什么,闲聊着。 饭后,三对夫妻都分开了。 钱文和郑娟牵着手,走在马路上。 “哥哥,暑假我们能把康康接来么?”郑娟看向钱文问道。 “我已经办妥了,院里允许我付费住一处家属楼,暑假走之前我们打扫一下,下学期就能接康康来京城。” “嗯。”郑娟心放下来。 “累不累,学校是不是要背很多东西。”钱文问道。 其实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学医的艰辛真不是说说的,在学校不会像他教的时候那么轻松,可当初郑娟打定主意要报医学院,他也就没规劝。 “不累,我的基础很好,周老师都夸我呢。 只是西医和中西差别有些大,要重新学的东西确实很多。” 郑娟的老师是个年逾古稀的女教授,当初留学回来的西医,在战争时期做了无数台手术,救了无数人,现在在京城医学院都非常有名。 钱文见过一次,觉得有些古板,不像曲秀贞曲老太太那么幽默,钱文感觉跟她学习挺枯燥的,可乖巧听话的郑娟却乐在其中。 “哥哥,下次我们把光明也接过来吧,周老师想看看光明的眼睛。” 钱文闻言扭头,惊喜道,“周教授能治?” “老师说先给看看,她在上海有个同学,对眼科很精通。”郑娟说到这个,欢悦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她一直心心念念光明能看见,现在这个愿望好像近在眼前。 “要不我请个假,明天回吉春市把光明接来。” “老师不在,去出诊了,去的是上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郑娟说道。 钱文点了点头,有希望就行,他来京城后就打听了,可眼科在这个时代下,真的很稀有,他还以为要今后带光明出国才能治,没想到现在就有了希望。 小旅馆待了一阵,三对夫妻都回了自己的学校。 接下的日子,钱文还是一如既往的高调,让院里越发重视,有些市里小规模会议,也带他参加,旁听。 老周家人都很出色,周秉义就不用说了,在他们系里也是小有名气了,不过是以学习刻苦出名,一天24小时,接近16个小时在学习,如饥似渴。 周蓉也不甘落后,处处在他们系里争先崭露头角,可惜能考上北大的都不是平凡之辈,她又没有钱文的外挂,只能暂时保持不落后。 郑娟和郝冬梅就没什么过多的起色了,学医一向靠经验,知识的积累,虽然郑娟不是初学者,可那是在中医方面,西医她们还是初出茅庐。 蔡晓光在广播学院倒是风生水起,本就能说会道,去了心目中的学校那是如鱼得水。 来京城后,每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进步,向着自己心中所想大步前行。 学习中,一晃。 暑假到了。 家属楼。 “秉昆,那个玻璃我都擦干净了,还擦哪?” 一个大单间中,手中拿着布子,趴在窗户上的蔡晓光叉腰喊道。 “你小声点,这里住的都是老师的家人,你给我大吼大叫,把房子给我收回去。”钱文从厨房出来瞪眼道。 蔡晓光讪讪一笑,举手投降。 “秉昆,这房子一年不便宜吧。”正拖地的周秉义问道。 “还好,院领导照顾。”钱文没说具体数字。 郑娟,周蓉,郝冬梅也在,都没闲着。 人多力量大,很快一切就收拾妥当了。 下午,他们买的回吉春市的火车票。 他们暑假要回吉春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