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第 56 章 人民记得你(2 / 3)

载时,他颇感意外,这么个人才,怎么会没被记下来。

在听到史书乃帝王将相之家谱时,又有所明悟,随后而来的是愤怒。

虽然不是能治理国家的人才,但一个国家从来就不只需要治理的人才,人的才华不应该限制方向,做到极致那就是大才。

此等大才居然不据为己有,难怪是汉末,有这种子孙,刘彻都觉得丢人。

呸晦气

要是刘彻能拥有张仲景,一天看十次病,他都嫌少。

说到神医,“义妁侍医可回到长安了。“

刘彻招来侍从询问,义妁是否回京。

先前不知天幕讲什么,刘彻只喊了几个亲信共观天幕。

在知道内容为医后,才快马加鞭派人去寻找名医义妁。

自从前126年王太后去世,女侍医义妁,深感自己医术仍有不足,自请出宫,游历天下加强医术的造诣。

当时宫内仍有名医,王太后去世前也常与义妁商议相关事情,同意了义妁出宫的请求。

王太后去世后也没有废除相关提议,作为孝子刘彻自然就放了义妁出宫游历,只有宫中出现难以解决的疾病时,才会征召对方。

比如近几年霍去病打仗,为了不让他英年早逝。

刘彻召集了全国的名医,来为霍去病看诊,其中就包括义妁。

现在既然天幕讲医术相关的事情,自然少不了这位被刘彻认可的神医。

“回陛下,义妁侍医现在已经到京。”

“宣”刘彻大喜,游历的人并不好找,有时候虽然发布了诏令,但等人找到都不知该过了多久。

要不是当初答应过自己母亲,宫中御医相互倾轧也有碍人才的培养,刘彻才不会忍痛放入出宫。

现在人回来了,刘彻要让对方好好诊治一下身体。

霍去病看见自己陛下开心的样子,不乐意的撇了撇嘴。

他记得义妁,前两年对方来给他看过诊。

开的药是所有御医里最苦,也是管他最严的,吃什么都要说道说道,偏偏无论是陛下还是舅舅都极其信任对方。

这次回来也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又让义妁给他瞧瞧身体。

他是真的不想在喝苦涩的药水了。

答被视为蝼蚁的百姓会

张仲景他是没有和达官显贵相交,是不被当代的史官记载。

但这不代表他就是一个被虚构,被伪造的人,被忘记的人。

恰恰相反,人们知道谁才是对他们好的人。

他们记得张仲景,记得他的恩惠,记得他无双的才华,记得那他悬壶济世的医德。

他们为他修医圣祠,立仲景墓,传承张仲景留下来的医术,保存他所教授的医方,口口相传张仲景的故事。

正是因为他们记得,在张仲景去世后 ,在伤寒杂病论在战火纷飞中消失后。

王叔和才能看到伤寒杂病论断简残章。

才能以太医的身份在全国搜寻其残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加以整理,重命名为伤寒论。

才能有后来唐代修史书时补充的张仲景传记。

这期间跨越了几百年的时光,不知道有多少人泯灭在历史之中,而张仲景却在没有个人传记,无人书写的情况下。

靠着一本已经遗失了,后由的由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和人们代代相传的故事,在几百年后的唐代重现天日,为后人所认识,并被人尊称为医圣。

其才华、医德令人世人敬佩不已。

其中关于医德,也是留下对医学生丁宁周至的期望。

告诉后人,学医要爱重身体,不要舍本逐利,一味追求荣华富贵,而忘记自己该做的事情,致力于花言巧语应付病人,人应该如孔夫子所教导的那般“学而知之”“多闻博识”。

试想一下,一个因为百姓多受到瘟疫困扰,而苦心孤诣研究医术,将一生所学毫不私藏的传授给世人,一身本领都为百姓所使用的医生,怎么会不被百姓爱戴呢。

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沙土会被吹散,但不会被毁灭,而是落地生根,一只蚂蚁或许做不了什么,但一群蚂蚁可以搏杀大象,就算我们只是无根的风沙,也想聚集起来化作岩石,书写你的功绩。

张仲景是毫无疑问的伟人,他不需要哪一个史官专门去记载他,告诉世人他的伟大。

世人就已经与他神交已久,人民会记住他。

因此中医黑也别拿没有确切史料,人物形象模糊来说人家是不存在的人了。

有空不如出去多走走,去看看河南省阳市清代修建,祠田达七百亩的医圣祠,去看看张仲景究竟为人民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啊,忘了你们讨厌中医,估计是看不懂这些的。

反正在你们眼里中医都是无证行医,没有科学依据的骗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