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 10 章 张骞出塞(1 / 3)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是汉代著名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一个靠双脚从西域走回来的狠人。

在距今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他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其出使故事至今被选用于小学语文教材之中,作为每个小学生的必读物

天幕中出现手持汉节的张骞彼时他正风华正茂,浑身上下充满了探索的精神,眼睛炯炯有神,带着数百人的仆从和向导堂邑氏奴甘父,从大汉出发一路遥遥想西。

又放出一间坐满孩童的教室,里面的孩童们正在读张赛出使的故事,郎朗读书声,配上肉嘟嘟的脸蛋和饱满的精神,谁看了不眼前一亮。

孩子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啊

“是,张骞,他建元二年出发,如今已经走了七年了,居然还活着吗那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

西域着实太过遥远,途中还要经过匈奴腹地,许多人都以为张骞死了,可按天幕的意思,张骞不止活着回来了,还做出了一番大事,不然怎么能流芳千古,甚至入选后世学堂,还被誉为第一个看世界的中国人。

为什么他是第一个看世界的中国人,难道现在大家看到的还不是世界吗还有小学是什么,从天幕的画面中看,就是孩童上的学那是不是还得有青学和壮学。

众臣议论纷纷,即为后世之物不解,又感叹后世生活的富裕,悄悄那白皙肉嘟嘟的小脸,即使是现在的王公贵族也少有孩子能养成那样的,可见后世生活要比现在好上不少。

同时虽然佩服张骞活着回来,可没有真的见过茫茫大漠,众人心中多少还带点嫉妒之心。

当官的那个不想留名青史,这一个尚不知身在何处的家伙,又怎么能被夸赞并流芳千古啊。

见到天幕中的张骞,刘彻有些感怀,七年啊他都从舞象之年接近而立,马邑之谋更是因为迟迟收不到张骞与大月氏结盟的消息而提前发动。

说到这里刘彻还是有些牢骚的,既然活着为何不派些仆从回来给朕报个信。

但大漠不比其他,刘彻想了想,觉得说不定是张骞遣回来的仆役路上跑了,或死完了,这也是可能的。

至于刘彻为什么不怀疑是张骞跑了,废话天幕明晃晃的写着张骞回来了,还流芳千古,后人还称其为第一个看世界的汉人,这必然是大大的忠臣。

同时眼尖的刘彻,还注意到天幕中孩子们手中拿的书和现在极为不同,现在的书籍为竹简所制不便流通,只掌握在诸如各家学派的少数人手中。

因此朝中能做官的多少个学派出身的学子,一任职身后便站有各种势力,错综负责,天下有学识之士实在是少,若是能有天幕中的书,读书一事便能更加推广,大汉才会更加兴旺啊

就是不知这些书能否量产,观这后世读书的孩童多少王公贵族之后,刘彻有些担心产量不够,如果同帛书一般贵重,那就没有推广的价值了。

刘彻的担心暂且不提,除王亲贵族大臣外,天下的百姓看见张骞,虽不认识他的外貌,但当年出使之事相当盛大,即使不知其人,也多少听过这件事。

现在一观天幕,有见识的如法家儒家敏锐意识到孩子们手中拿的书非比寻常,如果能拥有天幕中的书,他们就能吸纳更多的弟子,垄断学识,传扬自家学派。

只要这样一想心头就难免发热,和墨家关系不算好但也不算太差的法家心思活络了起来,琢磨着自己能不能找墨家之人合作看看能否制作出天幕之物。

而普通的平头百姓,则更关心张骞带走的牛羊金钱。

一个瘦小的孩童一边拾着稻谷,一边指着天幕对自家父亲说“爹,金光闪闪的好多钱啊,要是有那些钱,我们家过年是不是能吃上口肉了。”

说到肉,小童还咽了咽口水。

他们村只有三老家才有余钱吃肉,每年过年时,他都喜欢多路过几次三老的家,里面的肉香味飘出来,简直令人口水直流,多吸两口,回家吃上一碗过年时才能吃到的香甜麦饭,一整年都有了干劲。

正在耕地的明明正值壮年,可却苍老的如五六十老人一般的阿父,皲裂的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咧开嘴笑着对自家的娃儿说。

“是咧,那么多的钱,说不定能买到一整头猪呢。”

小童听完羡慕的看向天上之人“真希望我以后也可以出使那什么西域,能吃肉呢。”

阿爹摸了摸娃儿的头,鼓劲道“今年看起来天气还不错,待稻子成熟交完税了,家里若是能留点余钱,过年阿爹就去王屠户哪里买一点肉给你们尝尝。”

“记下来了吗”秦始皇嬴政问

自从前段时间天幕结束后,大秦这边虽又再次出现了天幕,但时常卡顿,画面声音皆不连贯,不知何时会出现。

只能派史官日夜轮班看守,不错过任何有用之物。

“回陛下,记下来了”

史官记录兢兢业业,平日就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