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2 / 4)

医汉 春溪笛晓 3476 字 2024-01-04

出宫了也不要忍着,直接与太子他们商量就是了。

到时候让太子派人来知会一声,他马上来宫门接他回家。

霍善点头如捣蒜,表示自己知道了。

事实上他把霍去病的休沐日记得牢牢的,知道霍去病平时都是没空的,所以压根没打算在休沐日前吵着要出宫。

父子俩在殿外说了一会的话,霍善便挥别他爹回去与他太子叔会合。

刘彻秉承着“孩子来都来了不如考考他”的想法,把刘据拎去书房里考校他功课去了。

霍善找过去后也没打扰刘彻两人,而是乖乖坐在一边用眼睛在刘彻书案上看来看去。

刘彻瞧见他眼睛溜溜转,也不

给刘据提问了(),笑着问霍善:你相中什么了?相中了朕便送你。

霍善师徒献上那么多好东西?(),刘彻对霍善是十分纵容的。哪怕摆在案头的都是他心仪的物件,他也大方地表示霍善看上什么都能拿走。

霍善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伸手拿起一块书镇说道:“想要这个!”

这书镇是刘彻看舆图或者帛书拿来压着边角的,纯黄铜浇筑而成,拿起来非常坠手。

刘彻道:“要便拿去吧。你要来做什么?”

霍善道:“敲鱼钩!”

刘据:“………”

他还以为霍善已经忘记了钓鱼的事,敢情他还一直惦记着呢!

刘彻也没想过自己的书镇还来干这事儿,要是被那些读书人知道了还不得痛心疾首。

得知敲鱼钩是怎么回事后,刘彻的目光落到了旁边的太子身上:“你为什么不直接让人给你取鱼钩?”

刘据一阵沉默。

是啊,为什么他要让人送缝衣用的针线,而不是直接命人把现成的鱼钩鱼竿送过来?

不得不说,霍善天生有种把人带进沟里去的本领。

霍善听着刘彻的话,也有些恍然。

对哦,世上还有现成的鱼竿鱼钩。

霍善依依不舍地拿着手里沉甸甸的书镇问道:“那这个还可以给我吗?”

虽然在他太子叔这里不用敲鱼钩,他可以带回家里敲去!

刘彻乐道:“既然说要给你,那自然就给你了。”

他堂堂一国之君,难道还舍不得一个书镇不成?

霍善高兴不已,抱着书镇和刘据一起回去了。

刘彻等两小孩开开心心走远以后忽然回过味来,这两小子说的钓鱼难道是在……宫里钓?

未央宫观赏鱼,危!

……

霍善在宫里玩耍了一整天,还从刘彻那里薅了个沉甸甸的书镇回来,相当心满意足。

许是因为跑东跑西着实太累了,霍善晚上几乎是沾床就睡,根本没有换了地方睡不着这种烦恼。

夜里李时珍还是准备带他去太医院认药材。

许是因为扩展内容过多,即使他们已经带霍善认了两三个月,认药材任务依然没有完成。不过这种进度缓慢是相对于霍善本身而言的,要是换成寻常学徒,不勤勤恳恳跟诊个十年八年怕是都不能出师。

短短几个月就想把药材全部认完?

根本不可能!

要知道李时珍光是写《本草纲目》便花了将近三十年。

霍善被李时珍牵着走在北京城街头,感觉整个北京城又热闹起来了。他好奇地问道:“这是又要过节了吗?”

明代的商户是很懂得把握商机的,每次节日将近便会开始卖力地打广告搞宣传,争取能趁着过节大赚一笔。

霍善跟着李时珍来北京城的次数多了,渐渐也能察觉街头巷尾每逢节日会有什么变化。

李时珍

() 笑道:“冬至快到了,冬至对我们而言可是大节日,朝廷上下都会休假三日让官员们回家采买过冬物资,就像你前两天与你师父去县城里买米粮肉菜那样。”

霍善恍然了悟:“原来是冬至!”

李时珍指着不远处一个卖画的摊子说道:“看,这是在画九九消寒图。”

明代涌现了大批职业画家,他们有的成为了达官贵人的座上宾,有的则是落魄街头以卖画为生。

这个时代蓬勃的商品经济让他们能够凭借画技养家糊口,画师们见识过大都会的繁华,自然愈发不愿意回去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所以在北京街头这种现画现卖的画摊还是挺常见的。

有人提出要买九九消寒图的时候,那卖画的人当场挥毫在纸上画了枝梅花。

霍善还是头一次看人在纸上作画,杵在旁边瞧得目不转睛,只见那画师随意勾画几笔,那曲折遒俊的梅枝便跃然纸上。他没有停顿,仍是笔落如雨,转眼就在纸上勾画出了一朵朵梅花。

李时珍在旁给霍善介绍九九消寒图是怎么回事:这图上一般会有九九八十一片花瓣,只消每天早上起来给它染上一瓣,待满枝梅花红遍便是暖和的春天了!

文人最是爱风雅,即便是寒冬腊月也要找点雅事消磨漫漫冬日。

霍善不懂什么风雅不风雅,只觉这人作画可真快,眨眼间就能画出八十一瓣梅花。

要是换成他的话,可能得磨磨蹭蹭画个半天,而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