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两人竟异口同声道:“叫我同志!”
听到这话的程诺肃然起敬,回望身后这热火朝天的氛围,此时叫“同志”再合适不过了。
“朱同志,周同志!”嘴上说归说,考虑到两人的年龄,程诺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为了更好的为咱们这个组织做贡献,伱们二位同志更应该好好休息才是,分工合作,人尽其用。”
程诺有程诺的原则,陈朱有陈朱的意见。
尽管程诺想尽方法劝说,那两位还是不肯去休息,表示不能在这个关键节点去当逃兵。
好说歹说,最后一人安排了打饭,一人张罗了打水,这下作罢。
恰在这时,令人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随着最后一道轧钢工序停下,一块普普通通的铁矿石终于完成了炼铁、炼钢和轧钢的三大步骤,制成一块厚度适中的钢板。
“致……致远。”尽管朱志尧知道现在已经完成了所有工序,已非人力所能改变,但他还是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因为哪一下呼气重了点,导致轧钢再次失败,极力压低声音道:“我们这……这算是成功了吗?”
尽管程诺已经紧张的连续吞咽了好几次口水,但身为众人的主心骨,不想让这种负面情绪传播出去:“已经有九成的可能成功,不过剩下还得看洋工程师的测定。”
“洋人?那靠得住吗?”陈兆锵情不自禁提高嗓门,但话刚说完就意识到场合不对,赶紧低声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要忘了江南造船所摩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朱志尧反驳道:“陈同志,你这话可就有点偏颇了,这两个人都是我亲自请过来的,他们的底细我比谁都清楚,技术方面任何问题都不会有,况且国内去哪找高技术同胞人才,如果你能给我找来,我不介意给双倍工资。”
“这……我只是给你提个建议,不用这么大惊小怪吧?”客观事实摆在面前,陈兆锵深知自己有些理亏,但又不想服输,只好小声嘟囔道:“我也想知道哪里有会全套技术的自己人,双倍工资了不起啊,我出三倍!”
真是人越老,越像小孩。
眼瞅着两人又要拌嘴,程诺赶紧站出来将话题岔开:“二位老同志啊,人才方面如果大家真的紧缺,那好办,近一点的我筹备的有夜校,中等一点的有联合黄炎培先生的中华职业学校,远一点的有留法俭学会。
只要大家想要人才,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用不了多久,我们科学院便能培育出各式各样的人才,至于工资吗,倒也不用两倍三倍,同工同酬就可以了。”
朱、陈二人对视一眼后,从对方的眼中都感受到了浓厚的兴趣。
陈兆锵先回答道:“就凭这段时间夜校培养学生的效果来看,我相信致远和你们身后的同志们的力量,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这样吧,回去我们就签署协约,以后职业教育学校的实习直接到江南造船所里来。”
“陈同志都表态了,我老朱自然也不能被比下去。”朱志尧挑挑眉,也不甘示弱道:“留法勤工俭学会的事我愿意出一份力气,我们求新机器厂虽然不大,但胜在种类多,只要学生愿意学,我全力支持!”
三言两语之下,科学院下属学习机构就多了两个重大合作伙伴,
一个是当前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江南造船所,一个是设计工业门类最多的求新机器厂,二者加起来,学生们工科学习的地方不再是一个问题,同时还能为二者提供高素质人才,可谓是互惠共赢。
就当三人还在畅想时,台下正在检测钢板的洋工程师突然站起来。
朱志尧再也忍不住了,直接问道:“怎么样?”
洋工程师缓缓地伸出一个大拇指:
“gratutions!”
而就是普普通通的单词,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