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面的糜烂性毒剂(芥子气/黄十字毒剂)和窒息性毒剂不一样,氯化氢是一种全身中毒性毒剂,主要代表有氢氰酸和氯化氰。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经呼吸道吸入后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破坏细胞呼吸功能,导致组织缺氧。高浓度吸入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死亡极快。
在德国将化学武器搬上战场后,法国首先在战场上使用氯化氢,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
纯品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气味?可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汽油等有机溶剂?还可与氢氰酸、芥子气等毒剂互溶。?不易被活性炭吸附,可装填入炮弹、火箭弹中使用,使用价值颇高,在战场上让德军吃了不少苦头。
如今在听到程诺的诱惑后,饶是身为化学武器之父,哈伯还是忍不住意动。
不是这东西他造不出来,而是研制出来需要一个过程,但眼下的一战局势,显然是无法给予他足够多的时间,能有成品配方,至少能节省很多时间。
脸上挣扎了一会儿,哈伯犹豫道:“可是巴黎大炮的技术归克虏伯工厂管理,我虽然是一个研究所的所长,也无法鼓动他们将技术交给你,就算是陛下亲自开口,也要花上一番功夫。”
程诺暗喜,能有这个进展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何况他狮子大开口,说出要“巴黎大炮”的技术时,就知道是痴心妄想。
但仍把它说出来,就是给谈判提前预留好余地。
至于那个什么氯化氢技术,程诺虽然知道一些东西,但也都是从书上获得。
虽然国内在程诺的带领下,勉强有一些化学工业的基础,但真正想量产氯化氢,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而且都真正量产,恐怕一战都结束了,说不好最后都砸在了手里,还不如拿出去换些实用的东西过来。
只是没想到,哈伯居然退让的这么快。
程诺装作一副非常肉痛的样子:“这样吧,哈伯上尉,我知道你的难处,我也主动退后一步,决定不要‘巴黎大炮’的生产技术了。”
哈伯欣喜道:“你可当真?”
程诺故作叹息:“友情第一,生意第二,大炮技术什么的就先放放,不过我有要求,那就是虽然可以不要,但是整个生产流程,必须让我观摩一番,让我过过眼瘾。”
哈伯毫不犹豫:“没问题,这个我可以担保。”
演戏演到位,程诺又补充道:“不过我们国内炼钢技术比较落后,民用方面实在是满足不了,看看是否可以请哈伯上尉出面,帮我们引荐一番,去收购一些炼钢技术和炼钢设备?”
哈伯满口答应:“只要不涉及军事技术,这些都是小问题。”
看着哈伯欣喜若狂的模样,程诺嘴角向上露出一丝常人不易察觉的弧度。
历史上正是因为哈伯过于沉迷于化学武器的研发,一心想让德国赢得一战胜利,德国战败后哈伯直接被列为战犯,要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
贪生怕死之下,哈伯不得已留着胡子,乔装打扮一番潜逃至当时的中立国瑞士。
等到对他的指控取消后,这才悄悄返回德国,继续他的化学武器研究工作,中间甚至为了拯救德国的经济,还专门从事一项秘密工作,即从海水中提取黄金,当然事实证明这是他又一次看走了眼。
而程诺之所以往前再推一把,也有看中哈伯这个人才的想法,合成氨和化学武器的研究就不说了,单单就是哈伯后来对于农药的贡献,都够程诺眼馋的了。
人品什么的,在绝对的价值面前,都好说。
至于日本人渡边一诺犯下的事,跟中国人程诺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事去找日本政府好了。
反正在这些趾高气扬的外国人眼里,东亚人都长一个模样。
等到战后,程诺就等着秘密接收罪恶滔天的哈伯上尉就好了。
后面提到的克虏伯,则是一战前世界上最着名的军工巨头之一,以锻刀起家,但后面与施耐德(法国)、斯科达(奥匈帝国)、三井(日本)、维克斯和阿姆斯特朗(英国)
普提洛夫(俄国)、特尔尼和安萨尔多(意大利)以及伯利恒和杜邦(美国)这些企业齐名,并称为“死亡商人”。
眼下程诺正是缺少一个跟克虏伯接触的机会,通过哈伯这一途径,尽可能的把克虏伯的钢铁技术拿过来。
不求最先进,只求最适用。
以国内重工业的水平,高超的技术意味着过高的使用成本,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反而是一种负担。
至于后面的抗日战争,程诺对蒋光头也不太指望,毕竟在那个战争年代,大后方的国内钢铁企业还能倒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奇迹。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