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但朝廷也与以前不同了”薛淞摇摇头,没法讲得更加深入。忠孝亲王和永明帝性情迥异,朝中经济日蹙,忠孝亲王又是个励精图治的,想把国家搞好,在青史上能留一个好名声,他上位后,未必能容许皇商那么轻松地赚朝廷的银子。薛家不能把家中的营生押注在一头上,多开辟路径才更妥当。
有皇商的名头,那就意味着来自皇家的认可,这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薛家供应着宫中女子的饰品如宫花、香袋之类,打着这御贡的大旗,扩大此类商品的经营,前景还是很好的。
有资质供应皇家的商号,这对客人还是很有吸引力,一想到自家买的用的那是皇家贵人们使用的同款,心中那是喜滋滋的,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也高贵起来。现代人都难免有这样的心态,省吃俭用都要追捧奢侈品,何况是在皇权社会里这些东西,看似不起眼,其实本小利高,十分赚钱。
薛家的一大营生是开设当铺,这行当利润大,风险也大,书中好像最后开得都倒闭了。薛淞琢磨着,一般来抵当的都是比较值钱的古董和首饰之类,这生意比较高端,需要专业人士把关,也是下面经手人最有可能在其中做手脚的。掌柜的要人品端正,不欺瞒主家,还得有专业经验,能把好关,薛蟠怕没有这个耐心和本事来掌控着这些人。既然如此,这门生意就贵精不贵多,需要适当收缩。眼下这当铺生意在薛家的营生中占比太高了。
根据南洋传来的消息,那里有西洋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开始种植起了金鸡纳树。这种树原产于南美洲,被当地人称为“生命之树”,用树皮炮制煎服,可对治疗疟疾,退烧有奇效,在医药落后的古代社会,那就是神药啊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心腹臣子,在他病重时,康熙皇帝特地命人快马送来了救命良药金鸡纳霜,从金鸡纳树皮中提炼出来的。只可惜,那药来得太晚了一些,否则,曹寅如果能活下来,曹家的或许就不是落到那样的下场了,但红楼梦这部名著也不能问世了,曹雪芹没有经过命运的巨变,产生不了那种感悟了嘛
薛淞已经吩咐谢平,尽力去南洋国家去收购这金鸡纳树的树皮做药材原料,到时请名医来推敲研制。更要紧的是,要想法移栽这种树。这金鸡纳树在爪哇栽种是最适宜的,但苦于南洋一带不是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想大规模栽种,被坑的可能性很大。
薛淞左右衡量后,觉得可以试着在温暖湿润的两广和琼州海南岛一带栽种。但十年树木,这需要消耗很多时间和财力。薛淞是下了决心,此金鸡纳树栽种是不易,但一旦成功之后,不但能活人救命,能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很大的。
薛淞愿意做这个长久的投资,他也有意鼓动着薛蟠以后也能跟着做,薛家有足够的金钱可以消耗,要看重的是长期的利益,包括上位者对薛家的印象和名声。在这个年代,这是家族能太平长久的一项重要保障。
薛淞还想到了种植白蜡树,这在树上放养白蜡虫生产白蜡,故名为白蜡树。这种树,木材坚韧,耐水湿,制做家具、农具、胶合板等用;枝条可编筐;树皮称“秦皮”,中医用作清热药。可制蜡烛或药丸外壳,又可用来涂蜡纸,可谓全身都是宝。
这样虽然起先需要投入,不像商业买卖可以立竿见影地赚取银钱,但这关系着百姓的民生,才是可以细水长流的行当,而且不显山不露水的,不会成为出头的靶子,朝廷缺银子时,也想不起来拿你当肥羊宰杀。归根到底,你不但是自己赚到了银子,其他人也因此而谋到了生计,改善了生活,对朝廷来说,你就和那些为富不仁的奸商就不一样了。
薛淞希望薛家能慢慢转型,正好薛蟠考了个秀才,读书人经营家中产业,那和专门经商的人家,在人们眼中,那能是一样的么
在封建王朝,做商人做得富甲天下,那绝不是一桩好事清朝最勤政的雍正皇帝,当时为了筹措军费,把江南多少富商查办问罪,抄没了家产啊。当然,这些商人也是有罪状在身的,不算清白无辜,但那时的商人行商,哪个能一尘不染的,随手一抓,自然就不愁把柄
比如先前薛家给内务府、王家、贾家送上大笔钱财,朝廷若是想问罪,薛家一个行贿官府的罪名就逃不了了。
薛蟠眨巴着眼睛,觉得叔叔的提议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他年纪轻,自然更喜欢比较新奇的,带着挑战的东西。给内务府供货,那是做熟了的,只要小心谨慎些,其余没什么可操心的,太标新立异,宫中也不喜欢。当铺生意,他也不太懂行,尽管那些掌柜的在他面前毕恭毕敬的,但他却直觉自己没本事管住那些能人。
那不如,他另辟蹊径,或许能让薛家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呢薛蟠动心了,嗯,做海贸生意,种金鸡纳树、白蜡树什么的,他可以请教叔父啊。自己不会没关系,叔叔有本事啊,跟着叔父依葫芦画瓢,慢慢的不就能上了正轨了。那饰品宫花之类的,这个不难做,叔叔说,北边天冷,还可以想法去内务府活动,把呢绒料子的生意揽下一部分来,北边的呢绒料子不如南边做得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