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薛家父亲55(1 / 3)

有一日, 有消息传到了京城,吕宋岛有一种高产的作物,称为朱薯,耐旱易活, 生熟都可食, 只是,口味不如稻麦可口。更麻烦的是, 当地是红毛鬼统治的, 他们严格禁止这朱薯出口, 还为此在港口设立了重重关卡检查。

薛家的商号是最先听说到这消息的。离南洋更远些的地方有一吕宋国, 要乘船在海上航行十日左右方能抵达, 如今被一名为西班牙的色目人国家占据。那些西班牙人精通航海之术, 远涉重洋而来, 以武力征服奴役当地的土人,但也带来了些新技术和新物种。

西班牙人觉得当地人生产力落后, 产出的作物不足以养活大量的人口,就把他们征服了的一块遥远的新大陆上的作物引入。其中名为朱薯的作物非常高产,而且不择地,不管山坡丘陵、沙地、旱地, 它都可以生长,口味还过得去,很能填饱肚子, 当地人因此没有饿死的。

谢平听说后,立刻写信给薛淞告知。薛淞心中一喜,找到了,他是知道甘薯的来历的,这消息应该是真的

薛淞想了一想, 没有隐瞒,他去告知了忠顺王,分享这个消息。薛家商号力量有限,未必能顺利从千里之外,西班牙殖民者的重重管制下,把那红薯顺利地带回来。而忠顺王势力雄厚,商号里的厉害人手还是挺多的,有两位皇子竭力支持,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来,这也是给忠顺、忠孝王送上个大人情。薛淞明白,这份功劳让他们得了,他日后得到的好处会比自己献上更多。这红薯后续的事情还不少,如何培植,如何推广,那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没有足够的人脉和力量,那是做不到的。

忠顺王和忠孝亲王得知后,立刻就雷厉风行地安排人行动起来,忠孝亲王对此尤为上心。因着此事,忠孝亲王心中对薛淞越发满意,对他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薛淞完全可以隐匿这个消息,独占这个功劳的,但他为了能把高产作物顺利带回华夏,选择了由忠顺来做这桩事。薛淞坦荡地表露自己的想法,反而让忠孝王觉得其人诚实可信,谁人会没有自己的一点子私心呢,那也是正常的啊。忠孝亲王可是最厌恶那些冠冕堂皇,内里龌龊作态的伪君子的。

忠顺手下的人带了几只船,借着行商做掩护扬帆出海,经历了一番波折后,抵达了吕宋。这一行人不便宣扬自己的身份,装作普通商人模样,与当地人交易,卖出船上带来的丝绸布匹,收购吕宋的特产土物,闲暇时也四下走动游览。

很快,他们就在当地的田间地头里发现了一种被叫“朱薯”的农作物,产量粗粗估量着就很高,而且那朱薯种植不受地域土质影响,非常容易引种,只需尺许薯藤便可随栽随活,特别好种植,无需上好肥田。

买了些朱薯品尝,发现那口味还是可以的,能饱腹,生吃脆甜爽口,煮熟了吃软糯,还有些甜味,这是个好东西啊

薛家商号的消息是准确的。只是,他们欣喜之后,又犯愁起来。当地是由西班牙国人统治的,他们也知道这朱薯的珍贵稀罕,视为镇国之宝,极力保护这物种,严禁将薯带到其他的国家种植,违者严厉惩罚。当地人也是积极配合着,监视着外来者。想把这朱薯带出吕宋,可是一桩难事

商量了之后,他们偷偷地买了些朱薯,放在采购来的货物底下,准备混过去。谁知,西班牙人对外来的商人搜查得特别仔细,硬是从大量的货物中把朱薯搜出来了。西班牙官员罚了他们一大笔钱,严厉警告了他们,敢有再犯,就把他们关入大牢,让他们做苦役。第一次,忠顺王的人无功而返,回去后无奈地把这情况禀报了主人。

忠顺王和忠孝亲王得知后,却是大受鼓舞,既然朱薯这高产作物真的存在,那就是极大的喜事他们几年的探索已经看到了希望,真是可喜可贺

忠顺王又换了一批人去了吕宋,依旧是拿着行商为掩饰。这回,派去的人接受了教训,想了个法子,把红薯藤编成一个小筐子,又在筐子上放上东西。本来以为这次做得那么隐蔽,可以瞒天过海了。不料,还是被眼光毒辣的检查人员发现了,没收了朱薯藤蔓编成的篮子,那艘船上的人都被抓进了大牢,还狠狠地责打了他们一顿。

后来,还是没露头的同伴拿出大把银子来贿赂了当地的官员,才把人救了出来,但也被命令立刻离开,不准再踏足吕宋。

忠顺王两次遇挫,心中又是烦闷,又是气恼,他虽是大周显赫的皇子,无奈吕宋太过遥远,与华夏并无太多往来,忠顺王虽在大周有势力,也是鞭长莫及。而且,他们也不敢太过大张旗鼓,怕让其他兄弟贵人们知晓,抢先占了这功劳去,那他们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忠顺王去与薛淞商议此事,抱怨诉苦。薛淞脑子里回忆着这红薯的来历,是福建人陈振龙偷运回福建种植的,在一场饥荒中救了很多人的命。经此一役,在全国开始推广起来,大面积种植。

那陈振龙先后次偷运,历经波折,在第次终于成功。他用的是什么法子

薛淞一拍脑门,他想起来了。薛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