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薛家父亲60(1 / 2)

再隆重的丧礼也有落幕的时候, 七七四十九天后,薛老爷最后一场法事办完之后,薛家就开始了安静守孝的日子。

薛家虽然身上有了个爵位, 但本质上还是皇商,不可能像做官的那样安静呆在家中,啥事也不干, 只悲戚悼念老父亲以显示孝顺。薛家那么多铺子生意, 不说三年, 三个月不打理,那就会乱套了。家中的银钱收入大受影响不说,手下还有许多人要跟着薛家吃饭呢,孝得起来么

因此, 薛家的生活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节奏。薛霖每日里都在忙碌着,管理薛家的产业。薛老爷在后面几年, 实际上已经把手中的一大半实权放给了薛霖, 但名义上他还是薛家家主。

薛老爷如今不在了,薛霖成了薛家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身份和人们对他的重视便大不同了。但多年来习惯了有老父亲在身后为薛家掌砣,薛霖心里既有骤然被大家看重的兴奋,也难免有些空落落的, 感觉不太踏实。

不过,好在薛淞回到了金陵城,若是有事, 尽可以找他商议一二。这些年来, 薛霖跟着薛老爷,在他的指导下,也长了不少见识。他明白了, 一个冉冉升起,前途光明的文官对家族的作用有多大。他从前是被当做皇商家的继承人培养长大的,眼界心胸有限,但薛家如今门第人脉都与往日不同了,他如果不跟着与时俱进,那薛家在他手上就不能更上层楼,薛霖有了这样的觉悟。

薛淞一家搬回了隔壁的园子,他在薛老爷发丧之时,就往京城里写了书信,按照朝廷的规矩,他辞官守孝了。

座师吴尚书对此很是惋惜,回信劝慰他不要忧心,在家中专心守孝,日常读书修身,教养子女,安享天伦之乐。三年的时间是很快的,到时他会为薛淞谋起复的。薛淞在户部口碑甚好,在追讨欠银时,不但得到了忠孝亲王的赞赏,还没惹来什么攻讦,料想起复时不会有什么麻烦。

其实,薛淞自己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的,他并不心焦。忠孝亲王已经不再蛰伏,开始发力,这三年里京城里不会很太平。

固然最后的胜利者是忠孝亲王,但在他走上那至高的位置之前,即使不像忠义亲王闹得那么大,这过程也一定会风谲云诡,惊涛骇浪。薛淞不想被裹挟其中,薛家的势力根基还是薄弱了些,而他与忠孝亲王亲近,投身效力,只是为了让自己和薛家日后能平安顺畅谢,不至于落到贾家王家那样的下场而已。他没有富贵险中求的意思

在这样的世界里,薛淞虽然过得看似春风得意,但内心深处与此地是格格不入的。现代社会里,很多人会向现实低头,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职业,纵然报酬优厚,其实内心中也会隐隐觉得空虚,找不到意义和价值的。

但是这里,那就不止于这点感受上的不开心了有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很多能臣即使被君王欣赏重用,也未必能保证自己可以太平地过完一生。只要想着书中最后那白茫茫一片大地好干净的场景,薛淞就觉着心中凛然生寒。

贾家那样的,或许是咎由自取。但在这朝堂里,并不是黑白分明,善恶有报的,忠孝亲王有爱民勤政的一面,但在和他熟悉了后,薛淞也觉察到他身上流露着那种上位者的冷酷决绝。这样的人,可以远远地钦佩,但靠近了,心中就会隐隐生出畏惧之情来。

如今,有机会避开那一场龙争虎斗,也是幸事。薛淞安静地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着在京城里久违了的轻松生活。

这段时间,薛淞也有自己的安排。一方面,他有了充足的时间去与孩子们相处,好好教养他们。薛虬和舒辰就像两棵小树苗一般,要汲取着阳光雨露成长,眼下正是他们定型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能长歪了

内心里一直觉得这科举制度是扼杀人性的,但生在这样的世界里,薛淞也没有办法让薛虬避开这条路。像贾家这样赫赫扬扬的一门两公,开国元勋,到了贾代善时,其实就不复父辈的雄风了。贾赦和贾政,更是支撑不起门楣来。

所以,贾家的结局早已经注定,即使最后上位的不是忠孝亲王,贾家没落到抄家问罪的下场,也只会在家道中落的路途上一去不返。这就是君子之泽,三世而斩

薛虬没有爵位可以继承,薛淞在文臣中积累下的人脉资源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如果薛虬没有功名,这财富就要大打折扣,徒留一个好听的名声罢了。

一个家族要维持兴盛很吃力,跌落阶层却却是很容易的。薛家的生意风生水起,收益丰厚,这些年来也不乏有小人窥觊着,但碍着薛淞的官位背景,不敢施展下作手段,只能暗自眼红。谢平也会做人,每年都会打点一下当地的官府,因此薛家商号是顺风顺水,从未被为难过。

但等到薛淞不在了,薛虬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撑,起先还会有故旧相帮着,日子长了,也未必能指靠得上的,再有得力的亲戚,也不如自己有自保的力量。德不配位,在这个世界里,后果就是怀璧其罪

想想书中骄奢淫逸的贾家,是在什么时候大厦倾覆的是在手握兵权的王子腾被明升暗降,在巡查路上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