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薛淞心中微微一沉, 暗叹道“这是,薛蟠来了么”。
这仿佛提醒了他,红楼世界的命运轨迹还在无声无息地运行着, 前面的道路在一片迷雾之中, 不知道会通往何方杯中的美酒顿时品出了几分苦涩, 薛淞垂下了眼帘, 静静地思索着。
薛蟠作为薛霖的嫡长子,注定是要继承薛家家业的。薛淞自己会小心保重身体, 而且他觉着自己既然来到了此处,那就意味着原身本来的命数,就可以由自己掌控在手中了, 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薛霖,他却无法保证了, 他们只是兄弟,终究要有分开居住的那一日, 他如何能时刻跟随着就是现在,他们也是各有各的生活了。
如果薛蟠还是被娇惯着长大,自己少不得会对他进行劝诫和管教,不让他走上不归路去,坑死了他的亲人和族人,也是为了不祸害无辜。薛蟠真的像原著一般闯下大祸, 薛家败落了,自己作为他的至亲, 也是不能置身事外的。而且,薛老爷和薛霖这些年对他也不错的,他能忍心袖手旁观吗
薛家祖先为了防止子孙争权夺利,便一早立下了规矩, 薛氏一族中,先看尊卑,再论长幼。薛蟠继承了薛家,那就是薛家的家主,自己便成了旁支,纵然身份上是叔父,但在族中的地位还在薛蟠之下。自己的逆耳忠言,苦口良药,薛蟠如果长成书中那样骄横跋扈的性子,愿意接受么
那么,自己就必须有足够让人忌惮敬畏之处,才能震慑住这混世霸王。如果自己尽力了,也挽救不了他作死,那薛淞觉得,他可以问心无愧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成年人都应该为了自己的人生而负责,不是吗
心中这样思虑着,薛淞便点头答应了薛老爷的要求,同意专心去书院读书,去搏一搏那举人的功名。
举人,才真正是读书人的一道分界线。成为举人,进可以出仕做官,退也可在成为当地有身份地位的士绅,拥有崇高的名望,享受种种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三百亩田的田赋,和十几户人家的徭役;犯了法,地方官员也不能随意逮捕拿问的,需要先行申报给省学政,由省学政出面,进行处分等等。
到了那时,薛家宗族也会想要依仗他几分的,薛蟠在他面前也不敢放肆妄为,必须要听从他这位有功名叔父的教导。
薛家给薛淞联系的青檀书院也在金陵城,但是离着城里是挺远的 ,四周景色清幽,无人声喧嚣,是处能专心读书做学问的地方。那年代里车马不便,一来二返的,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就太长了些。因此,青檀书院规定学生无论远近贫富,一律要住在书院里,生活上待遇一样,只有放假时才许返家。
薛家给薛淞收拾出了满满几大包的行李给他带着。薛淞亲自查看了一番,啧啧,薛家果然是珍珠如土金如铁啊,生活豪奢,给他准备的物品五花八门的,色色都齐备,件件都讲究奢华。
薛淞叹了口气,这样去书院里真是太浮华了,岂不是要给自己招黑么文人士子们,可是最厌恶这等暴发户一般做派的
不理会薛老爷的反对,薛淞命小厮打开行李包来,挑拣了些比较低调些实用的物品出来,重新打了一个包,带着一个能干忠心的书童,就坐上马车,离开了薛府。
薛老爷不舍地望着薛淞的背影,欣慰地点头。这个小儿子是很有主见的,但愿他这一去,就能大有进益,日后蟾宫摘桂,为薛家争光。两个儿子,一个继承家业,一个向官场努力,兄弟同心,定然可以让薛家再上一层楼薛家如今是富而不贵,在老亲中是垫底的,要依靠着旁人,这可是他心中的一个梗呢
薛淞来到了青檀书院,开始了近两年的学习。壳子里是个成熟成年人的薛淞应付起尚是少年的同窗来,还是很轻松的,很快就结下了不错的人缘来。
旁人见薛淞俊朗大方,为人平易从容,从不以家世自傲,且学问也不错,对他很有好感。薛淞在书院里丝毫没有因是出身皇商而受到排斥。他已经有了个秀才名分,先生们都认为他是可以在一两年内努一把力,去冲击一下举人的,对他也重点关注,大家当然要往那成功率比较高的方向去投资,不是么
书院里每月放一回假,每回学生们可以在家中待三日。薛淞每回回家,就看到王秀云的肚子在不断地变化,孕相逐渐明显,每见一回,薛淞心中就警醒了几分,回去后,就更加用功一些。
同窗们都对薛淞的勤勉赞叹不已,人家比你有钱,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怎么不让人佩服
等到薛淞第七次回家的时候,王秀云就到了临产期。在薛淞返回书院后几日,从薛家就传来了消息大少奶奶顺利地产下了一个儿子,母子平安。老爷和大爷高兴不已,老爷给小少爷取名为薛蟠。
薛淞听着愣怔了半晌,暗暗叹了口气,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块上好玉佩命书童送回去当做贺礼。那玉佩是放在栖霞寺佛前开过光,由大师诵过经的,他希望这让薛蟠佩戴后,能减少一些戾气,长大后不要闯下大祸来,害人害己
书院里是不能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