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 分寸(1 / 3)

作为皇帝,朱允煐是大度的,虽然能够真正得到他大度待遇的人,实在是非常有限。 到了武英殿的老朱理所当然的坐在龙椅上,这就是他的座位。哪怕朱允煐现在是皇帝,但是只要老朱在,朱允煐只能乖乖的站在一边,或者是搬张小椅子坐在旁边。 朱允煐也不开玩笑,对老朱说道,“这一趟让皇爷爷和太子过来,也是因为咱遇到了大事。咱一个人做不好,说不得以后这些事情,也是要落在太子肩上,落在太子的子嗣身上。” 老朱微微楞了一下,这看起来是了不得的大事了,一代人可能都做不好的事情,那显然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了。 不是老朱自夸,现在大明朝的国力强盛,皇帝也很英明,要是想要做事,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做成。对此老朱毫不怀疑,大明朝确确实实有着这样的能力。 朱允煐看着老朱,说道,“今个,严震直来了一趟,想要修筑黄河大堤。” 老朱一下子坐直身子,严肃说道,“英儿,要是修筑黄河,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依咱看,这不逊于隋时兴建大运河。要是咱开始治理黄河,要耗费不少国力、民力。” 朱允煐笑着点头,说道,“这些个事情总该有人做,咱要是能做旧做了,不用留给咱的子孙。这些个事情确实是麻烦事,只是咱现在做好了,以后的子孙要轻松不少。” 老朱一点都不意外,因为他的孙儿几乎是和他一样,都喜欢往自己的身上揽事。有些事情他们能够做好,那么自然也就争取全都做好,让子孙后代可以轻松一点。 甚至老朱觉得,自己所有事情都做好了,子孙后代什么事情都不要做,那就更好了。 朱允煐看着老朱,说道,“要是黄河没有大灾,开封是一个好地。但如今这个样子,咱肯定是没法在开封建都。咱以前也想过徐州,虽说北地重要,只是咱也想着南边。可是一条黄河,咱现在就是不能想徐州了。”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嘛,关中残破且水土流失严重不适合建都。开封也不适合,徐州更不适合。看似应天府不错,只是也多少有点偏安一隅的意思。大一统的王朝,就要考虑北边。 实际上朱允煐也很清楚,别看现在游牧民族的隐患看似不大,但是这也就是现在明朝国势强大。说不定数百年后,北边的威胁和隐患又出现了,北边的地盘可不能不要。 在老朱点头的时候,朱允煐也说道,“咱老家说起来和淮河也近,皇爷爷早年游历的时候,也多是在这些地方转。现如今看似风调雨顺,只是多少每年都有淮河水患。” 老朱还没有来得及多说什么,小小朱就说道,“曾祖不是游历,是讨饭求活!” 老朱没好气轻轻拍了一下小小朱的脑袋,“咱从不隐瞒咱的出身,也不要你们春秋笔法帮咱掩饰。咱当年就是云游天下的小沙弥,落在你们爷俩这,整日编排咱四处讨饭。” 小小朱笑嘻嘻的,说道,“咱就佩服曾祖,曾祖不只是重振汉人江山、传承,出身之低的皇帝可没有咱曾祖低的。咱知道咱的老家在哪,咱知道咱家就是在凤阳,咱家老人以前都没地埋!曾祖,咱都知道!” 老朱也笑了起来,随即说道,“是啊,咱早年要是能在老家活得下去,哪还能给你们留下江山社稷。咱早年四处求活的时候,到处都是乱哄哄的,好些地方也是遭了灾。” 朱允煐点头,说道,“黄河水患严重,黄河改道后夺淮入海,淮河水患也厉害了。这要是不能治理好黄河,咱这淮河也要跟着闹起来。咱也知道这些事情不容易,只是不做可不成。” 对于自家宝贝孙儿有着这样的见识,老朱是欣慰的。有些事情他也想过,可是老朱也很清楚有些事情不是随口说说那么简单,想要做成这些事情,也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朱允煐这个时候也继续说道,“这几年咱大明人口增长很快,咱大明的粮食、土地也越来越多。虽说咱还要去打安南、平定西域,只是黄河治理也不能耽搁了。咱现在做了这些事情,以后儿孙们就要轻巧好些。” 老朱更加没有意见,说道,“你现在坐在龙椅上,这般大事你自个拿主意。大事小事都要咱来过问,那你这个皇帝还当个什么劲?!太子现在又太小,和他说这些作甚?” 别看老朱似乎是在埋怨朱允煐,可是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多骄傲呢。 历史上有不少太上皇,只是历史上的那些太上皇,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权力。尤其是唐高祖李渊这个太上皇更是憋屈,唐明皇李隆基退位成为太上皇后也是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 但是老朱这个太上皇看起来很惬意,他的孙儿时不时的就要请老朱过问国家大事,不是表面做做文章,是真的重视老朱的意见。时不时的,还要老朱在宗室、朝臣面前露面。 当然对于老朱来说最开心的,自然就是整日可以看到他的重孙。 这才是老朱最理想不过的含饴弄孙的生活,江山社稷不需要他操心太多,他在位的时候理顺了很多的事情。现在继承皇位的朱允煐,也是一个英明的皇帝,大明国势蒸蒸日上了。 老朱缓缓起身,对朱允煐说道,“这些个事情,你自个拿主意,你要是乐意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你就做。要是有了章程,到时候知会咱一声就是。” 朱允煐笑着起身,挡在朱允煐跟前,“皇爷爷,这事你可别想轻巧。早年间皇爷爷鼎定天下后,没少派人疏浚各处大河、兴修水利,这些事情皇爷爷也是有经验。” 老朱装作不开心的说道,“还真的是胆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