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边拍边玩(2 / 3)

半小时的正餐时间就在寒暄中结束。

下一轮拍卖的拍卖师是一位年长的女性,一头银短发,说话却中气十足。

“达芬奇艺术会所联合臻藏拍卖行的古董艺术珍品系列拍卖,现在开始。”她简短有力地介绍,“本次总共35件藏品,自由竞价,上不封顶。现在开始第一件藏品《黑洞》的拍卖,作者是21世纪末的法国艺术家……”

介绍结束,竞拍立即开始,起拍价100万。

第一个出价就很阔气:“150万。”

“155万。”竞争者则偏向谨慎。

“180万。”

“185万。”

然后出现了第三位竞争者:“250万。”

() 前面两位瞬间趴下。

莫妮卡小声传授经验:“10号开价早,连续加价,可见沉不住气,13号太谨慎,不足为奇,所以2号一击即中。()”

鹿露听得津津有味:是这样吗?还是心里博弈啊。?[(()”

“拍卖很有趣。”莫妮卡说,“胆量、财富和眼光缺一不可。”

她点头,决定适当参与。

第一件藏品5分钟就拍卖结束,随着拍卖师落锤,花落2号。

马上就是第二件,书法艺术作品《生肖》,起拍价也是100万。

鹿露感觉还挺有意思,举牌:“120万。”

拍卖师:“05号120万一次。”

“150万。”10号继续出价。

“180万。”09号首次登场。

“250万。”02号再度举牌。

鹿露看向02,坐在角落里的一桌,三四个人,居中的穿着暗夜蓝的外套,看不清面孔。

莫妮卡猫腰起身,和同行们到门口聊了两句,回来告诉她:“是糖王的小儿子。”

“做糖果的?”

“是的,超市里最常见的十种糖果,有一半属于周家。”莫妮卡报了几个糖果名称,有鹿露最喜欢的水果软糖。

鹿露问:“姓周,什么户口?”

“以前是美籍华人,现在应该改回来了。”莫妮卡接待的客户非富即贵,对有名有姓的富豪家族当然颇多关注。华人富豪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女王蜂王雪尔,周家名气也不小。

鹿露瞅了两眼,感觉要对同胞客气一点儿,没再举牌。

十分钟厮杀过后,依旧被周家少爷拍中,02号一时风头大盛。

好在从第三件藏品开始,02没有再出价,其他竞争者一轮轮互相撕,底气足的不怕叫价,没底气的只能谨慎出手,每轮短的5分钟,长一点10分钟,基本各有所获。

除了鹿露。

她出价好几次,一毛钱都没花出去。

最高的一次出到500万,拍21世纪的一幅画,加着加着心态没了:“太贵了不值得算了。”

然后520万被人拍走。

莫妮卡说:“我记得目录是32件,还有3件应该是预定出现的空缺,临时选了别的作品。”

鹿露完全不懂:“值得拍吗?”

莫妮卡肯定道:“当然,能被提前预定,证明今天的情况很好,主办方会考虑拿出更有价值的收藏。”

“那我期待一下。”

32件目录里的藏品陆续被拍,仅有1件流拍,是一个宗教物品,起拍价1000万。据莫妮卡说,这个藏品已经流拍数次,很难说卖家是真的想出手还是纯粹刷名气。

鹿露对此完全不感兴趣,也不关注。

“接下来是第33件藏品,来自于中国敦煌的壁画残件,20世纪流亡海外,被大英博物馆收藏。黑洞年代,它因为种种缘故,由私人收藏家阿芙女士获

() 得,成为她的嫁妆之一,如今由她的后裔保管收藏。”

拍卖师放大3D投影,让客人能够清晰地分辨它的细节。

旁边是一长串文字介绍,创作内容,表现手法,尺寸大小,辗转海外的过程,脉络清晰,没有归属问题,是广大收藏家比较喜欢的古董品。

鹿露细致地查看壁画。

不是什么有名的作品,很陌生,想想也是,流落在外的敦煌壁画数不胜数,普通人不可能全都看过。考虑到它从博物馆展品变成私人收藏,说不定就是被偷出来卖了。

“起拍价300万,每次加价不得少于1万。”拍卖师说。

鹿露举牌:“305.”

“350.”

“400.”

竞争很激烈,唐朝离21世纪都很远,离24世纪就更远了,这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古董,缺点是不够稀有,敦煌壁画流落得多,保存的也多,不是宋徽宗的瘦金体、顾恺之的女史图,世无其二。

鹿露心有预估,慢吞吞地加价。

“600万。”这是她第三次出价。

“660万。”02号的周家公子也跟着加了。

“670万。”11号再度出手,此前以300万拍过一件瓷器。

02号财大气粗:“800万。”

鹿露等了会儿,16号出价了:“810.”

02继续加:“850.”

莫妮卡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