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微变。 皇帝刘彻换大臣比换后宫嫔妃都频繁,他在位期间,单是丞相就换了十多个。 董仲舒的意思很明显,他不看好番系能在御史的位置上,继续坐多久了。 ———— 到七月初,霍去病才和卫青等将领,一起返回长安。 在此期间,卫青领军,在草原上仍和匈奴有过几次小规模接战,沿途追袭。 六月末的时候,卫青率军回撤休整。 而匈奴已缩回大草原深处,卫青等将领遂收到皇帝传诏,让他们回长安。 七月六日,骄阳酷暑。 一行万余兵马,连同出征的长安卫军,正在回到长安的路上。 眼下的北关形势,已基本平定。 总结起来,汉匈这一战,两方都没打出想要的结果,全程都没有毫无保留的大战对决。 原因就是霍去病的奔袭,彻底搅乱了匈奴的部署。 在得知渠蒙也被杀后,伊稚斜便决定撤军。 霍去病突袭匈奴后方,主要意义是在战略上,给匈奴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使匈奴以后不敢毫无保留的攻汉。 回长安的随军车架里,卫青看向坐在对面的霍去病。 两人也是才碰面不久,卫青追击匈奴返回,两人方得以见到。 “袭击匈奴王庭时,你可察觉到王帐深处有危险?”卫青问道。 近月不见,这位跑了几千里的外甥,面容愈发冷峻,线条明晰,比以往,更有兵家坚不可摧的气势。 霍去病:“匈奴王庭深处有一股杀机,我提前已有所感,可惜带去的兵员不够,若有万军,与兵众气机相合,或有挥军击穿匈奴王庭的机会。” 卫青哑然失笑:“万人够吗?” 霍去病不答反问:“舅父想过另一种战略没有? 匈奴此番撤回,他们的各部兵马会迅速分散,回到各自的部落,目的是抢收最后的夏季收成,牧马放养。 我们若提兵在八月突袭匈奴,只需三到五万精锐,急速行军,力求隐蔽,可直戳匈奴王庭心腹。各部想击中兵力回防都来不及! 此议若成,会是什么结果?” 卫青狠吃了一惊,目光遽盛: “你这次奔袭匈奴大后方,其实是一种战略试探和路线上的尝试,为的是后续能再攻匈奴?” 霍去病挑了下嘴角。 他穿过来一趟,总不能全按冠军侯的轨迹来一遍,那还有什么意思。 他这趟奔袭匈奴,其实并未用尽全部力量,有些事做了,有些事没做。 真正的意图,想法,就像卫青所说。 所有人都以为他这一战已是惊天之功,谁能想到他不过是将之前的一战当成一种试探。 他真正的目标,是想把匈奴的大单于伊稚斜直接掀翻了。 八月末若真能举兵,一定会让伊稚斜和匈奴,乃至整个天下措手不及。 把外族从汉人那里夺走的东西,百姓承受的屈辱,加倍拿回来,才是霍去病一直在追逐的目标! 当然,想大举攻匈奴,并不是说的那么简单。 前提是需要事前大量的战备,物资,乃至军粮的准备调动。 但刚结束的定襄北之战,因为两方没有大战,却是为后续再战,提供了先天条件。 之前的消耗本身就不大,北关为这次定襄北开战做的准备,囤积的物资,消耗不到一半。 这给霍去病再战的提议,提供了基础。 现在北关的东西还没撤回各地,若短期再战,完全可以减少调动,大大增加了隐蔽性和便利性。 霍去病在此刻,提出他真正的建议,时机也正合适。 所以卫青闻言心里便是一动,想了想,又道: “你早就有此想法,所以之前的奔袭,没有用尽手段,打王庭一沾即走? 你在匈奴后方连番施展,匈奴前军不回退,你也始终在匈奴后方不撤。就是为了让双方没有大战,减少消耗,为你再开战节省出军备? 你有这番谋算,为何早不与我说?” 霍去病坦然道:“我有这个想法已久,但总要去过匈奴走一遍,才好决定要不要跟舅父提出来。不然会永远停留在构想阶段。 舅父若同意,我们再去找陛下说,若陛下也同意。呵呵,匈奴今年夏秋之际就是一场大劫。 我之前离开匈奴时就说过,要带兵打穿他的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