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长孙心事(1 / 2)

长孙无忌双目无神地扫一眼信封,说什么紧急密报,长孙无忌不知道现在还有什么事,对他来说能用得上“紧急”二字。

要说紧急,长孙无忌最紧急的就是想知道长乐的病还能坚持多久,以及那个不着正调的皇帝还有多久能回来。

想起李世民,长孙无忌牙都疼,哪来这么大的闲心呢?为了彰显太子的功绩,他跑去祭天告祖去了,这事有必要着急吗?

你等太子到京再去还晚了吗?两碗清酒下肚,一激动就跟火烧屁股似的跑了,临走扔给自己一纸诏书,让自己监朝。

说他对自己多好吧,一颗仙丹把自己舅舅给药死了,说他对自己不好吧,江山都扔给自己掌管。

长孙无忌调查过了,知道皇帝是真的拿仙丹当长生不老药了,舅舅也是真的信那个胡僧有炼仙丹的本事了。

皇帝想长生又怕仙丹有毒,舅舅是反正岁数也大了,宁可信其有,就勇敢地替皇帝试毒,这爷俩也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

长孙无忌冷冷地叹了口气,接过信封,扯开都没心思去看,抖了抖信纸,定睛一扫,居然又是候龙归的消息。

心里刚刚对皇帝涌起那么一丢丢的谅解和宽容,又被候龙归这仨字给搅了个稀碎。

候龙归可是曾经举着大刀,喊着长孙无忌的名字冲向唐军阵营的组织,不论什么国事,就论私仇也不能放过他们。

皇帝居然对他们采取了包容政策,任由他们悄悄地化身为降俘被收编为良民,对他们的首领更是包庇得彻底,先安排明威将军陆清假死,后安排一个横空出世的校尉郎宇文法失落草原。

长孙无忌也没有证据能证明陆清向他出过手,但陆清既然坐到了候龙归少主的位置上,他就必须要给出一个说法,这点是不能动摇的。

他可以看在太子的面子上饶陆清不死,但是必须罢官为民,必须把他候龙归少主的身份公之于众,这个要求过份吗?

皇帝却连让他提这个要求的机会都没给,直接就出手安排陆清殉职而死,宇文法因公受困,无论哪个身份他都是干干净净并且一身荣耀。

你这样对待陆清,你想过我的感受吗?你对得起我吗?长孙无忌闭上眼,缓缓地长出一口气,自己又天真了,皇帝还在乎你吗?

他有一丁点在乎你,也不能拿你舅舅试药,朝中那么多人,拿谁不能试?

他怎么不拿李靖试?他怎么不拿房玄龄试?他连陈文都舍不得牺牲,就相中高士廉了,这是巧合还是圣宠?

长孙无忌认真地把密报看完,果然不出所料,候龙归的一到京城就有了不安份的心思,他们中间已经有人开始寻觅下一任少主了。

陆清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前隋长公主之子,就凭这一点,也不能让他留在太子身边,长孙无忌真不知道皇帝是不是老糊涂了,竟然一点不防范陆清。

候龙归的人现在很混乱,多数同意放弃陆清另觅少主,也还有人继续支持陆清,有人想脱离候龙归做个良民得了,更多的人还执着地要为理想继续奋斗。

长孙无忌抬头望了望天,嘴角微微地上扬了一点,原来还以为候龙归也就是个条地头蛇,没想到他们连地头蛇都不是,充其量也就是臭水沟里的泥鳅。

这么多的有志之士竟然沦落到了群龙无首的境地,真是可怜,咱帮不上什么大忙,给指条明路,提个醒啥的还是做得到的。

他们不是在找下一任少主吗?长孙无忌看好了一个人选,论出身、论才华、论权势、论地位、论文论武论威望,论啥都比陆清强百倍。

长孙无忌略一沉思,便吩咐人盯紧了候龙归的每一个人,并且安插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出要立李恪为少主的谣言,不管能不能成事,先造出势来再说。

长孙无忌在朝中可谓是一呼百应,要说敌人真没多少,他最容不下的人就是吴王李恪了。

在别人眼里吴王殿下是文有文才、武有武才,在长孙无忌眼里他个小娘养的,还那么优秀,他要是差点还能轻点碍眼,他越是有光芒就越是刺眼。

他要是在封地逍遥,也算是眼不见为净,他还被调到京里做官来了,做个京兆尹也就罢了,居然还升到了大司空的高度,成了陈王李悦的长史,那将来不就是太子太师了吗?

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将来自己哪个儿子的位置能高于李恪?这不眼瞅着李恪就要凌驾于长孙之上了吗?

候龙归这个不咬人但极其恶心人的泥鳅正好利用一下,只要李恪跟他们沾上一点关系,长孙无忌就有把握扒他的蟒龙袍,让他永远也翻不了身。

长孙无忌一想到李恪这俩字就恨得牙疼,真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想的,居然往死里宠这个小娘养的庶子,就不怕他威胁到嫡子一系吗?

长孙无忌发现皇帝做事越来越掂不清轻重了,忽然想起李道宗和李世勣都回来了,太子却在路上,不由得又是无奈地深深一叹。

太子真是随爹了,做事一样的不分轻重,你不赶紧回来,在路上磨蹭什么?

说是唐直的足疾犯了,就是唐直的脚剁了,也不值得因为他耽误你的行程,怎么就掂量不明白呢?

李泰做太子,长孙无忌是一百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