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礽没了, 满朝文武却并未太过惊讶,他们也早就听说了他病了,皇上都肯让他回咸安宫了, 这就说明他的身子差到不能再住在上驷院那种地方了, 他能剩下多少日子端看他能不能熬罢了。
皇上派了这么多御医去给他瞧病,除了那位老院判,别的御医都轮流守在了咸安宫, 就这样这位爷都没能熬过去,他们也只能感叹一句天意如此了。
他们都在等,等着看皇上会不会给他的这位兄长追封,也等着看这位风光了大半生的爷最后会不会再风光一回。
皇上给他的这位兄长选的封号是一个理字,这是谁都没想到的, 和这个封号比起来这个字前头的和硕二字和这个字都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了。
父子儿子同用一个字做封号, 这事儿他们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原本他们背地里还敢谈论一两句这事,现在嘛,他们也只敢看不敢再说什么了。
他们不敢在再背地里谈论这事了,这才想起来这位爷的谥号还没定下来, 他们这才知道这事还没完,还有得等呢。
他们等了好些时候才等到了这位爷的谥号,皇上给他这位兄长的谥号就一个字密。
皇上竟然选了这个字做他这位兄长的谥号,这有意思了。
若他二人只是寻常人家的兄弟,那这个密字就是亲密的意思。
可他二人不光是兄弟,还是君臣,那这个密字恐怕就是密近的意思,指的是帝王身边亲近信用之人。
这么一想还真是有趣,从前允礽是太子, 算是半君,他视他的四弟为近密之人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现在允礽被追封了亲王,他的四弟成了皇帝,他二人的处境就颠倒过来了。
皇帝要告诉世人他与他这位兄长关系依旧亲近,他们还能跳出来反驳他不成。
皇上既然要告诉世人他与这位爷关系亲密,那封他一个和硕亲王可不就是最合适的吗,在这位爷的谥号出来的当天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后来他们回府一想,才想明白这位爷为何会被追封为亲王,这位爷的福晋当初是以亲王福晋之礼下葬的,做这个决定的人是先帝。
现在这位爷也不在了,可不就得以亲王之礼下葬吗,如此说来,这位爷能得到这个亲王爵位恐怕还是沾了他福晋的光了。
想通了这一切之后任谁都得感叹一声这位爷的命是真好。
他额娘是先帝的原配嫡妻,因此他便是中宫嫡子,就是把先帝的其他儿子们都加起来,恐怕都比不了他在先帝心中的份量。
他才刚满周岁就被立为了太子,这太子他一做就是近四十年,要不是他还不知足,现在那把龙椅上坐着的就应该是他。
他的太子妃更是先帝千挑万选之后才给他定下的,毕竟先帝挑的可不仅是太子妃,还是将来的皇后,当然得慎之又慎。
后来太子被废,太子妃也只能被称作福晋了。这位福晋没了,他也还能沾着她的光,被追封了亲王。
这还不止,他们听说这位爷的女儿也被接进宫来了,将来没准儿得去和亲,这么一算,他有一日说不定还能沾上他女儿的光,就算他沾不上了,他不是还有儿子嘛,他这不是命好又是什么呢。
不过有些事并不是命好就能成的,这位爷的命是好,可他就差了那么点儿容人之量,也差了点儿运气,最后这太子之位也只得拱手让人了。
正当他们都觉得他们肯定是猜对了的时候,他们听说皇上将弘晰的生母封为了理密亲王的侧福晋。
这,他们还有什么看不懂的。这位爷被封了理亲王,弘晰成了侧福晋之子,他一袭爵,袭的了不就是理这个封号吗,如此,这一切就都能说得通了。
死后尊容,皇上给了允礽,弘晰今后的路皇上也帮着他铺好了,只要他不闯什么弥天大祸,这个理亲王的爵位就是他的了。
旨意一出,朝堂之上为了此事争论不休的朝臣们都哑火了。最好的结果便是如此了,他们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经此一事之后蓉儿便成了坤宁宫的常客,一来二去的,和萱儿的关系便越发的亲密了。
芷儿原本也想加入其中,奈何萱儿看她不看顺眼,就连蓉儿也对她爱搭不理的,他也只得退而求其次,选了菡儿做她的手帕交。
可菡儿眼里就只看得见蕙儿,芷儿挑来挑去,最后成了谁都不要的那个,这还真是挺出乎秀玉的预料的。
蓉儿会去找萱儿,秀玉一点都不例外,理密亲王从前和怡亲王的关系本就不错,她们的女儿关系好也是应该的。
菡儿会去找蕙儿而不是芷儿,这就有意思了。
芷儿大概是觉得她和萱儿的阿玛同位亲王,她二人才是最适合做手帕交的,因此第一个找到就是萱儿。
至于蓉儿,哪怕允礽现在已经被追封了和硕亲王了,她仍然不觉得蓉儿会成为她的拦路虎。
她一共去找了萱儿两回,第一回萱儿没理她,第二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