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巾帼英雄(二十四)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2 / 2)

卫霍在巫蛊之祸后,几无后人传世,李广家族,李广和李蔡自杀,李敢“鹿触”而死,其后因李陵投匈奴,李家被族灭,李氏名败,同样没什么后人流世。然单就舆论而已,李广一直颇受同情,若不然也没那么多酸儒怜李广难封了。

因天幕,百姓开始更多地了解卫霍和李广。与掌握喉舌的世家因李广出身世家多有偏袒,鄙视卫霍出身卑微以外戚身份得到武帝重用不同,百姓更在意谁能够让他们服兵役的亲人大胜而归,谁能够打胜仗减少赋税,谁能够保护他们不受游牧民族的劫掠。

以前不晓得便罢了,现在知晓了这些事情,一些生活在边关,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只恨自己所在的王朝没有出一两个卫霍那样的大将军,打走匈奴等胡人,让他们不用再担惊受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里都不缺奸佞小人,幸而我们秦将军也不是有苦肚里咽的哑巴媳妇。你们告小状,难道我就不会告状吗?面对某些人的诋毁,秦良玉直接上奏了皇帝,直斥那些诋毁之言是小人离间之计。”

“朱由校收到秦良玉述委屈倒也不含糊,当即下诏文武大臣需对秦良玉以礼相待,不得随意猜忌。”

“若说明熹宗朱由校与祖父明神宗和弟弟朱由检有什么区别,大概就是不怎么多疑吧!但这种信任需要一双明辨忠奸的眼睛,将信任托付给秦良玉这样忠于朝廷的将领自然是好事,可他同样也信任魏忠贤、客氏之流,这就很糟糕了。”

“天启四年,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随巡抚王三善率军在陆广平奢安时,秦民屏这头正大破贼兵,屡战屡胜,哪想到上司王三善作战失利独自逃走了。等秦民屏发现情况不对欲撤退时,已陷入敌人包围。秦民屏奋战而死,其子秦佐明、秦祚明重伤突围。”

“怪道人常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秦良玉的两个兄长秦邦屏、秦邦翰战死于泰昌元年的浑河战役,弟弟秦民屏因平定奢安之乱战死,基本有个共同点,就是与队友配合出纰漏,不是后援不济,就是配合出问题。”

“如前面说的韩世忠、梁红玉的黄天荡之战就是因为没有友军配合,结局惨淡。如武周时,大将王孝杰奉命讨伐契丹,因副将苏宏晖畏敌逃走,导致后续主力没有更进支援,而被迫孤军奋战至坠崖身亡。又如安史之乱中因朝廷内部争权夺利而无援兵的睢阳军民。”

“这种事情自古以来不少见,然如卫青、霍去病那样,队友不济,总是迷路,不得不缩小战果,平添伤亡,至少最后都能大胜而归到底是少数,更多是损失惨重的案例。”

“秦民屏战死后,秦良玉亲人便只余下儿子、儿媳和几个侄儿。是的,秦良玉的儿媳妇张凤仪也是位巾帼女将。”

“张凤仪的爷爷是万历年间的兵部尚书张五典,父亲张铨曾为辽东巡按。后辽阳为后金所破,张铨被俘,虽为文臣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气节。当时城中百姓很爱戴这位张使君,想要保全他,但张铨不愿降敌,举剑自刎。”

“生逢乱世,受父母影响,张凤仪不仅熟读兵书史集,能文善武,嫁给马祥麟时,亦常随夫出征。据说张凤仪初时无官职喜欢效仿婆婆秦良玉着男装出战,因作战勇武,军中无人知其女儿身。”

“崇祯三年,清军大举南侵,永平四城失守,京都有失落之危。秦良玉奉诏勤王,而军饷用的是私产。崇祯皇帝就是在这一年写的御制诗四首,以表彰秦良玉之功,并赏赐钱币牲畜酒水等。”

“在这一点上,崇祯皇帝可以考虑学一学清朝皇帝雍正和嘉庆啊,找几个他老丈人周奎那样的贪官污吏杀一杀,什么军饷没有,哪用得着征战的将领自带军饷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