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体和前世玄幻小说中的‘元神’,其实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在刃牙的理解中,‘元神’乃是修士精气神的聚合升华,起码在玄幻小说的世界观中,它是拥有能量实体的现实物质。 但他的观想体却并非如此,而是主体意识为主+细胞意识为辅的共同联想‘造物’; 每一次冥想,都相当于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需要从无到有的重新构建起整个冥想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精神力会得到‘机械锻炼’和‘奇幻修行’两种提升。 比如运动员在自身的极限负重下进行卧推,每举起一下杠铃,都会对目标肌群起到刺激作用; 以此为前提,再加之训练后适当的营养摄入,肌群就会随着锻炼的进行而日益增强。 而精神力的‘机械锻炼’所采取的的同样是这个逻辑,不过是将‘杠铃’改换为了‘冥想空间’、将‘重量’改换为了‘观想结构的复杂程度’、将‘摄入营养’改换为‘能量获取’; 如此,整个冥想体系的结构越是复杂,精神力所获得的‘机械锻炼’就越充分; 而决定‘复杂程度’的,却是当下这个时间段冥想者的精神力水平。 因此,精神力的‘机械增长’,总的来说遵循这样一种循环逻辑:现有精神力——极限观想体冥想——精神力小幅度提升——观想体极限小幅度提升....... 而‘奇幻修行’,则与上述‘机械锻炼’有着很大的区别。 从第一次冥想直至今日,刃牙的观想体其实都在越发的接近他在现实中的躯体; 在这个累进的过程中刃牙敏锐的发现,这种‘接近’在程度上越是深入,他就越能调动身体所蕴含的精神潜力。 比方说,假如巨魔的精神是一座巨大的浮海冰山; 那他的‘主观意识’,便只是冰山露出海面的那一小部分尖角; 而更多的‘非主意识冰山’,则终年处于海面之下,几乎无法被调用。 哪怕进入更深层的冥想状态,勉强用手段将之部分唤醒; 那刃牙所面临的,要么是曾今研究‘能量转换细胞’时差点烧坏脑子的局面; 要么就是像修行‘电子涨落’时那般,将精神算力集中在某一块儿极小范围的区域内,尽可能只唤醒在他承受区间内数量的细胞。 而‘奇幻修行’,所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因为当初设计冥想法底层逻辑架构时,刃牙在模湖了细胞概念的同时,加入了“观想体与躯体相对应”的设定。 所以,随着观想体对躯体在接近程度上的日益深入,‘海底冰山’也渐渐浮出海面,被一点点的纳入他的“主观意识”当中。 刃牙推测,当他有一天能真正将观想体的所有细节都推至细胞级别时,整个冰山就将全部被纳入到‘主观意识’当中; 而更深入到细胞内的高分子结构、大分子结构,甚至更进一步到原子级别时.....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不是他如今所能想象的了。 总而言之,针对巨魔的细胞学研究,已经开始为他带来了修行上的红利; 无论是精神力的双向增长,亦或者对局部细胞的联想对应能力,都有了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 当这种冥想持续了大半年后,各个项目组的对应研究,也基本进入到了项目的后期阶段; 而刃牙也在精神力、躯体属性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至此时,他觉得是时候解决自身白日里‘无端’狂暴的问题了。 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取自肌群研究小组的一系列项目成果。 他们以对各部分肌肉细胞的对比研究为基准,将巨魔的肌群按照几种分类方式进行了区分。 第一种分类法为‘作用分类法’,巫医们按照各个肌群在身体中所起到的作用,将之分为‘骨骼肌’、‘心肌’、‘脏腑肌’几类。 第二种分类法为‘控制分类法’,可以将全身肌群大致的分为‘主动肌’与‘被动肌’两类。 第三种为‘反应分类法’,也是刃牙所重点关注的内容,它按照肌束运动时的反应速度、续航能力之区别,将它们分为‘应激肌’与‘长效肌’两种。 前者为蓝色,后者为深青色,但在细胞结构上却基本相同,都为长条型的纤维状细胞; 但相对来说,应激肌细胞的组织架构要更为精密; 其单个细胞内部,在比之长效肌更细小的结构中,包含了更丰富的丝状结构、多达数百颗独立细胞核、以及更多的未知单元; 此外,应激肌两端,还连接着更丰富的反应神经从。 ‘
第一百二十章 观想体与启发(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