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剧本不如上一部(2 / 2)

我听说你要裁减你的武术班,是不是等咱们拍完这部戏你再裁?”姜大斌问。 这部电影说是姜大斌的电影,其实钱辰参与的也非常深。 他拿了姜大斌五百万税后的酬劳。 这笔酬劳却是主演、武指、配乐,三部分加在一起的钱。 对现在的钱辰来说,真就是亏大了。 而且,别人两个多月拍一部,而姜大斌这一部至少得四个月,签合同的时候甚至都是签半年。 “没关系,照常裁,不会影响咱们拍电影,我心里有数。”钱辰想要御下,尤其是在江湖气息很重的武行领域,就必须言出必行。 他已经想好了稳妥的“裁员方案”。 “那动作设计,你总得先设计一下吧。”姜大斌对钱辰的能力还是很信任的。 钱辰组局的电影,一部比一部大卖。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人家大局观,还有人脉关系都非常的好。 “我培训班地方还挺大的,你如果最近几天都在首都,咱们就在首都先开始干活怎么样?我大嫂快生了。”钱辰现在还不想离开首都。 “你大嫂……”姜大斌想了半天都没太明白这算是个什么理由。 你大嫂快生了,和你有半毛钱关系啊。 你们家大业大的,请保姆月嫂陪护……请几十个也请得起。 “也就是这些天了。”钱辰硬着头皮说道。 安茜这两天就能回来,如果他直接去了云南,两人就见不到了。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那行吧,我召集人,咱们花三天时间,先把大致的动作给设计一下,后面拍戏的时候慢慢磨,这部电影集中体现动作戏的地方很少,而我对你的动作设计也没啥不放心的,只是特效……”姜大斌有些为难。 “特效您就放心吧,不会让你失望的。”钱辰拿起盆,给姜大斌的碗里续了一点酒。 “搞不懂你为什么要弄特效那玩意,被徐恪给带坏的?”姜大斌其实不太明白,钱辰为什么可以放弃武指,都要坚持用他的特效团队。 是的,钱辰有自己的特效团队。 一般人很难想象吧。 钱辰才出道没几年,不仅是有武术班子,连特效也有。而且已经参与过多部电影的制作,有些已经开始独当一面。 特效于影视产业,在我锅和好来坞之间呈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前者奔波数年,始终难逃“五毛钱”定论,后者则日臻成熟,扛起大片制作的旗帜,简言之,一个毁誉参半,一个瑕不掩瑜。 姜大斌的本意,是打算找数字领域。 “我想做华夏电影的大场面,类似于指环王、复仇者联盟的那种,而不是单纯的情情爱爱,只有这样,咱们的电影才能实现出口全球,文化才能随之被带出去。”钱辰分析过华夏电影海外遇冷的原因,其实总结一句话,就是歪果仁不喜欢看。 说的再多都没用。 拿任何奖项也都是白扯。 “做大片,那可得不少钱啊。”姜大斌的电影已经够费钱的了。 但是他的电影,不管任何一部都算不上实际意义上的“大片”,他烧钱的地方和一般导演不一样。 “慢慢来嘛,我这特效团队,不会比你之前说的D2(数字领域)差,他们那边几乎都已经算是破产了,不少人都被我们给挖了。”钱辰并没有撒谎。 今年是MORE特效团队疯狂扩张的一年,钱辰帮徐建介绍了个朋友。 就是那个负责放贷的东方一笑。 MORE特效公司借了两个亿,用来扩张特效生意版图。 这笔钱,主要就是用来接纳D2的精英特效高手。 9月11日,国际顶级特效公司“数字领域”宣布破产。 这个公司由原工业光魔一名经理斯考特·罗斯创立,1993年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入股,之后他介绍来他的好友斯坦·维斯顿(着名的电影特效大师《侏罗纪公园》、《异形》、《终结者》的幕后特效高手)。 21世纪以来,他们参与了许多好来坞商业大片的特效制作,其中包括2011年和2012年暑期档的两部“票王”——《变形金刚3》和《复仇者联盟》。 即便如此,“数字领域”仍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长期入不敷出。 《变形金刚3》和《复仇者联盟》也救不了他们。 截至2012年9月该公司债务已达1600万美元,并有超过5000万美元的多项亏损。 2012年9月7日,走投无路的“数字领域”关闭了旗下位于弗罗里达州占地13000平方米的工作室,该工作室300名员工只保留20名,原CEO约翰·泰克斯托也已经引咎辞职。 这三百号人里头的大部分亚裔工作人员,以及少部分的欧美裔,几乎全都被朴国昌给介绍到了华夏工作。 朴国昌和朴道思俩人在自己单干之前,在D2干过一段时间,他们在里头偷学了几年技术。 走了之后,还动不动就挖老东家墙角。 或许,资产重组之后的数字领域,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但姜大斌显然是来不及等他们了。 这个时期,MORE绝对是最适合的特效公司。 而且是各取所需,钱辰需要一个大项目来提炼和融合团队,而姜大斌则是想花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