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又想到,这一届的九十八名贡士里面,有一位叫江有本的,但看他身份籍贯,似与扬州江氏并无关联,一时也喃喃道“姓江的只有个江有本,与江春并无联系,难道是姻戚之人刘全,呼什图还听到了些什么”
刘全道“呼什图说,今日扬州那边,快马送来了急件,是扬州总商江春所写,皇上听说是江总商来信,便立即拆开看了。先是是说江总商似乎已是重病难愈,皇上感叹了一阵,后面就是江总商似乎说到有位外孙来京应考,现已中了贡士。至于姓名,皇上始终没说,只听皇上反复说了一个词,叫什么考工记。剩下的,呼什图不清楚,也问不出来。”
但即便是这样些微线索,已经让和珅开始思考起相关细节
首先,江春是扬州人,听闻祖籍在安徽歙县,那么江春的外孙,很可能籍贯也在扬州与歙县之间。殿试贡士姓名籍贯,这时他无不烂熟于心,其中有一位,似是江苏仪征人,仪征就在扬州之西五十里处。
之后,他又想起,考工记的内容,就在殿试试卷的第一部分。自己读卷之时,每读到“考工记不合周制”前后,乾隆都是不置可否。只因寻常儒者,往往只精于四书五经,考工记属于周礼,不在五经之列,故而此处作答,大半平平无奇。
但读到其中一篇的时候,竟然见乾隆略微点了点头。按照试卷顺序,这个人应该叫阮元,正好在填写籍贯的位置,写的就是江苏仪征。那么结合这些信息,江春的外孙,应该就是这个阮元了。
他熟知京城地理,自然知道扬州盐商在京城有座分号,就是内城三法司南面的两淮总商行馆,那么阮元也很有可能就是住在行馆之内。想到这里,便对刘全道“刘全,去准备些礼物,送到正阳门那里,两淮总商行馆,就说,送给一个叫阮元的。至于礼物嘛你去找找,府里应该有江南送来的安徽茶叶,或者,正阳门外面有个卖扬州糕点的铺子,去买一些也可。”
“老爷,平日都是您等着人家送礼,这一次怎么您要先送上礼了”
“你有所不知,江春是两淮总商之首,这位置若无差池,便是父死子继,江春是有子嗣的,江家不倒,这阮元便是半个江家人。两淮盐务一年给朝廷赚的银子有多少二百万两这直省盐税不过五百万,直省关税也不过四百三十万,江家什么势力,还用我多说吗这样的人,若是能为我们所用,将来我们能收回的,可不止百倍千倍呢。”
“老爷,您确定那人叫阮什么可别认错了人。”
和珅只好把阮元的名字,在自己手上又写了一遍,道“老爷我认错过人吗就是此人,你赶紧办就是。”
“致斋,你说你认错了什么人”就在这时,一个温柔的女子声音在和珅后面响起,和珅自然知道,这是夫人冯霁雯来了,给阮元送礼的事,当然不能如实相告。故而沉吟了一会儿,道“嗯我是说,我识错了人,这不是阿中堂的孙子,来应了这届会试嘛,我本来想着他一个八旗贵胄,考什么会试呢,没想到啊,这糊名誊录,百中取五的会试,阿中堂的孙子竟然被取中了。”
“阿中堂的孙子我见过,是个不错的年轻人,这下一代八旗子弟里面,也就数他和德大人家的孩子最出息。当年你想和德大人的公子结亲,他家还不愿呢。这次呢,你又要办什么”
“当然是给阿中堂家道贺了,我也知道,当年德保之所以不肯和我结亲,也是我平日与他来往太少,皇上突然和他商议此事,他当然不愿了。这阿中堂的孙子,我也觉得是个人才,这不,皇上前日还说,拟个二甲出身,不成问题的。”和珅听了夫人之言,也自然顺口编了下去。
“你可得了吧,阿中堂和你什么关系,我不清楚你去送礼,小心刘全再被骂一顿。”
“不会的,阿中堂殿试之后,就去荆州治水去了,家里没有别人。他孙子也总是比我低上一辈,这个礼,我看他能收。”
“这样也好。”冯霁雯向来不喜所谓礼尚往来,但想着阿桂是当朝名宿,和珅毕竟只是晚辈,并不希望二人关系变僵。又道“致斋,我知道,这次进士取录之后,其中最优之人,便要入翰林了。到时候,你可得看好了,一定要选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若是阿中堂的孙子名次够了,便也取他做庶吉士,可别因为你们的矛盾,把下一代人耽误了。”
和珅也清楚,这一年殿试的九十八人里,满洲、蒙古旗人一共只有三人,而庶吉士之中,至少会有一二旗人。阿中堂的孙子若是想补一个庶吉士的位置,其实并非难事。便道“夫人放心,阿中堂的德才名望,我一向敬服,这次选取庶吉士,也自会照看他一些。”
“那样最好,只是”冯霁雯想想,还是说了出来,道“翰林取录,也非易事,到时候,若是有心术不正之人,来咱家请托送礼,你记得,一个都不放他们进来,也不让他们进翰林院,如何”
“这个自然。”和珅在夫人面前从来都是一副正直形象。
“只是我还是不放心。这几年来,到咱家请托送礼的,从来就没少过,半年前河南有个不知好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