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对热带内陆雨林的殖民占领,之所以到19世纪后半叶才全面发力,也跟这是有关系的。
火枪在美洲,当时只能帮助殖民者严密控制到墨西哥一带的内陆,再往南的中美洲内陆热带雨林,欧洲殖民者的控制力就弱不少(沿海港口还是控制得住的)
在非洲,中部雨林黑非洲也是1850年之后开始殖民的,比如着名的比利时利奥波德圈地刚果。法国人在东南亚对中南半岛的进度也差不多。
谁让直到1841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为止,燧发枪依然没彻底解决暴雨天作战的问题呢。一鸦时英军在三元里,不就是遇到了暴雨导致相当一部分燧发步枪无法使用。
朱树人虽然知道历史,也知道科技演进路线,不过他终究没法直接下场指点研发,他肚里那些实打实的干货,早就用完了。
于是他只能是提纲挈领地说了几句:“此事不是一朝一夕可解决的,要彻底根治,数十年都未必能行。所以我大明对缅、越将来也不能往死里逼,敲打敲打让他们知道进退即可。
要解决火枪的可靠性,一方面让科学院继续在火枪点火机构上外加防水结构,一方面就是设想新的激发方式。
不过防水机构只能增加防雨的概率,解决不了空气过于潮湿的环境,最后根治还是得从化工角度出手。
咱前些年不是就造出硝化棉、给线膛狙击枪弹用了么,让化工研究所的人多多琢磨制硫酸、硝酸的法子能不能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产量,
给更多的精锐部队装备无烟火药的枪械,再结合无烟火药彻底革新激发机构,估计得把燧发原理彻底换了,才能根治。”
朱树人的吩咐,自然有科学院的人一一记下,回去后当然要按照摄政王的指示安排。
在原本的历史上,西方其实在1815年,倒也发明出了最初代的火帽击发枪,替换掉了燧发原理,是英国人先搞出来的。
早期火帽枪跟燧发枪还比较近似,用的还是撞击式火帽,到了后来无烟火药出现后,才有更高效可靠的击针式火帽,才算是跟现代枪的刺针扎底火模式彻底接轨。
只不过,历史上的1815款原型火帽枪折折腾腾磨合了几年,等到能量产时,拿破仑战争早已结束了。
欧洲大陆仗着梅特涅首相缔造的维也纳体系,保持了近百年的总体和平,直到一战前都没有爆发欧洲全面战争,所以英国人也懒得花钱把拿破仑战争时的燧发枪换了。
一鸦的时候英国人还在用燧发枪,说到底就是舍不得银子,觉得全面换装火帽没必要。直到又过了十几年,英法联军帮奥斯曼人攻克里米亚打罗刹人,才算在战前全面紧急换装好火帽枪。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朱树人吩咐军工部门研发早期型防水火帽技术,提升火枪可靠性,倒也不存在太逆天的技术壁垒和代差。
大冶兵工厂在灭清时生产的“武昌造”,水平大致相当于西方的沙勒维尔1763型,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
再要进步到英国的曼顿1815型,中间理论上也就五十年的代差,而事实上当时在西方,从1760年代七年战争结束后,到1780年代法国内战、米国独立爆发前,各国都没什么危机意识,军工研发也一度停摆。
所以实际上,放到战争年代,这也就是三十年的技术代差而已。如今有了朱树人的指导思想和路线点拨,想弥合三十年的技术代差,努努力还是够得到的。
……
把冶金、机械、加工领域可以补的技术短板大致规划了一番后。
朱树人觉得直接军事层面的攀科技,基本上也就够了。
未来几年剩下的科技工作重点,都该往那些军民两用的领域挖潜。毕竟如今还是和平建设为主,科技树不能太往穷兵黩武的方面偏。
某些技术
目标,如果可以用军民两用的科技、来缓缓实现,就没必要专注于纯靠军事科技来急于求成。
比如,在此前讨论“热带潮湿环境步枪可靠性”问题时,朱树人就发现了,如果能从民用化工领域把无烟火药的量产成本和生产规模打下来,那就比给火枪本身设计一大堆复杂防水结构,要划算得多。
因为那些复杂的火枪机械结构设计,挪到民用领域就是废的。将来火药材料上来之后,这些历史的弯路、修修补补,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而实打实把化工搞好,那收益是一直能吃下去的,百姓也能得到好处。大明将来搞水利工程建设、大兴土木,只要火药、炸药科技树一直往后点,是百利无害的。
基于这样的共同认知,科技规划会议的后续议程,也就走得更加流畅。大伙儿自然而然达成了一个共识:
未来这个七年计划,大明在科技领域,最需要朝廷规划加强的,便是化工领域。
无烟火药和其他爆破药的配方、制取、生产效率、量产性优化,固然是第一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