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六十章 麻辣火锅(1 / 4)

炎热的夏季, 烈火般燃烧着大地,空气闷热异常,人坐着都流汗, 更别说那些在重工车间炼钢的工人了。

苏曼坐在厂委办的办公室里,左右两侧有个风扇在吹,她依然觉得汗流浃背,举手道“周厂长, 我觉得厂里目前最大的问题,主要是解决重工车间温度过高的问题。外面的天每天都有三十七八度,冶炼车间的温度能达到四五十度以上,里面的工人根本受不住,中暑热晕的人不少。大家光想着给他们增加高温补贴, 各种物品福利,没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这治标不治本啊。

您可以考虑考虑我的提议,咱们厂里自己生产风扇配件, 自己组装风扇,往重工车间多放几台风扇,多拉几条电线。另外向市里提交申请, 从华侨商店买两个大冰箱回来, 每天在冰箱里冻满冰块, 拿去放在重工车间里,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高温温度, 让重工车间的工人们凉爽些,身体好受点,不至于接连出现晕倒中暑,影响钢厂冶炼。”

临近下班的前一个小时, 周厂长召集厂委、工会各科干部,商讨近来天气炎热,重工各个车间频繁出现工人中暑热晕的问题。

这问题已经存在好几年,从59年磐市钢厂开建到如今,基本每年夏季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往年都是给工人发高温补贴,发些肥皂香皂牙膏牙刷之类的日用品当福利,安抚这些辛苦的重工工人。

但苏曼二次下冶炼车间后,感受到车间里能热死人的滚烫温度,这次开会,免不了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年头国内的空调还没研制出来,国内仅有的一些空调都是从苏联进口的,而且只用在首都、沪市一些大领导,大首长的家里,或者国务厅这些重要场所,其他人连空调是什么都不知道。

冰箱在这年头也没普及,现有的冰箱大部分也都从苏联进口,不过相比空调,冰箱只要有华侨商品劵或者市政购买指标,是可以买到冰箱的。

比如磐市有两个影院,这两个影院都有一个老式长方柜的苏联莫斯科牌冰箱,只用于公用的地方,私用的一般是华侨海外友人和华国干部家庭。

苏家三转一响都有,但没有冰箱,苏曼便知道这年头想买个冰箱不容易,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提出意见。

周厂长和其他干部仔细斟酌了一下,觉得苏曼买冰箱的提议可行,但是自制风扇配件,这可不行。

周厂长道“各行有各行的规矩,我们是钢厂,就要做好炼钢的工作。如果我们自己生产风扇配件组装,等于抢别的厂家饭碗,市里是不会同意的。”

苏曼道“周厂长多虑了,如今国内售卖的风扇以苏联和沪市华生牌、其他钻石牌、三环牌为主,我们磐市是没有风扇厂的。据我所知,很多大城市,如首都、沪市很多大厂都会开个下属副厂,增加主厂的收入,同时给广大市民增加工作岗位,属于双赢的局面。只要我们做好规划,多跑几趟市委办,相信市里会批准的。”

此言一出,引起厂里一众干部轩然大波。

一部分人觉得苏曼异想天开,钢厂自己的工作任务都忙得不可开交,还想开副厂,先不说市委办通不过通过,就说开个副厂也要不少钱,哪是嘴上说得那么容易。

一部分人赞成苏曼说得话,主要是为重工车间工人及自家着想。

重工车间的温度太高,的确需要多弄几台风扇在车间里给工人降温,如果要去商店买风扇的话,一个车间最少要买六台风扇,重工车间有八个不同分工的车间,一下就要四十八台风扇。买了重工车间的,也不能忽视轻工车间的,每个车间至少得买两个

这样算下来,光采办风扇都要五六十台,不仅要劵,还价钱不菲。

一台风扇的价格,最便宜的要八十块钱起步,上封到两百左右,跟三转一响一样,都是这年头普通人家不舍得花钱买的贵家伙。

但是自己组装就不一样了,钢厂从冶炼铁矿到生产出钢块,冷轧、热轧等多种工序,切割成各种工厂需要的多种配件,本身就是配件厂供应的主厂。

如果自己生产风扇配件,只需要成本价,组装一台风扇最少要节省一半的钱。

一旦开了风扇副厂,厂里的职工要购买风扇,有内部价,打折扣不说,又能解决一些人的工作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双方持不同的意见,商讨近一个多小时。

眼看下班的时间越拖越晚,苏曼有些后悔提这个意见了。

她提开风扇厂的意见,本意是想到66年后,大动乱开始的那几年,钢厂也受到影响,出这样那样的事情,会导致厂里停工。

许多钢厂职工没有事做,不得不另谋出路,下乡支援建设,种地什么的,她想给厂里一些工人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不至于背井离乡。

现在大家为了这个意见,商讨的火候,耽误她下班的时间,她望着吃窗外漫天的红霞,听着偶尔撕心裂肺叫唤不停的知了声,心中微微叹气。

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