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资格(2 / 3)

r> 综合办保留原有职权,不过要跟统战科的综合办合二为一,升格为正科部门。

第三个科室叫“新闻广播站”,把文艺股和广播站合二为一,成为一个科室。

杨厂长还是一如既往的务实,他认为什么文艺汇演、体育活动之类的“玩闹闲事”随便搞搞就行,宣传工作的重点还是政策宣讲和新闻广播,他认为应该更重视厂报的作用,决定改版厂报,厂报的重点要向严肃性侧重,不能再像以前写两句歪诗,写不痛不痒的小故事就应付差事。

因此,这第三个科室的工作重点就是办好厂报,充分发挥报纸的宣传优势。这个科室的负责人,也必须同时是厂报的总编辑。

这个总编辑谁来当?

最合适的人选竟然是沉红彦!

沉红彦本来已经定好了半年后退休,享受正科级待遇的退休金,也就是说,沉红彦科级待遇是已经确定的,任命他为这个新科室的科长,就不用考虑调动其他科的人或者重新从下面提拔干部。

更重要的是老同志做事稳重,这个备受重视的科室交给原本就有这方面经验的沉红彦也更能让人放心。而且沉红彦本人也特别愿意在正科岗位上多干两年延迟退休,这样的话,两年后他的退休待遇说不定会变成副处级,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于是这个本该退休的老同志在会议室当场就激动表态,愿意留下来继续发挥余热。

但他这个总编辑可不像是之前蒙谭刚这个总编辑一样,只是个办事干活的。

他只是负责最后的审批环节,前期的撰稿、组稿、排版、印刷这些具体的工作,依然需要一个专门人才负责实施。

所以沉红彦还需要一个副总编。

这个副总编其实才是办厂报的真正负责人,而这个副总编的行政级别,将会是副科级别!

现有的副科干部中,并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样一来,原本只是一个办事员的工作分配问题,现在却一下子成为了副科干部的选拔问题。

而且现在厂报受到杨厂长的关注,这等于是在一把手这里挂了号的重点工作,所以关于副总编的人事任命,也就成了需要上会讨论的重要议题。

由于还有七天就是厂报发行的日子,所以这个副总编的任命要在明天之前就要上报决定下来,时间十分紧急。

一天时间当然不可能直接提升副科再走马上任,这也不符合流程规定。

所以这个厂报副总编辑的行政级别暂时还只是办事员级别,但在部门内部其实已经是副科领导之实,只是行政级别要到一年后才能正式提拔,在这一年之中,只是部门内部委任,不算正式副科领导,但每个月可以多拿四块钱领导岗位补贴。

这么说吧,只要能当上这个副编辑,副科待遇基本上就已经揣进口袋里了。

但凡对体制内工作有所了解的都知道,这升副科是一道坎,一道很多人一辈子都迈不过去的坎。

虽然按照相关条文规定,只要具有相关学历,科员工作满三年,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并且单位内部的年度考核连续三年拿到优秀,就满足了升副科的条件。

但在实际情况中,就算满足了所有条件,也往往会受到各种主观或者客观因素限制而没机会提拔,尤其是在县处一级或者更低的基层单位,干了一辈子都提不上副科的老科员大有人在。

有种说法叫“副科病”,就是指在县乡级单位工作的老科员,他们一辈子的愿望就是晋升为副科级干部,因此而生出的心病。

红星轧钢厂也算是基层单位了,这年代提干虽然不像后世那么严谨,但因为规则的不完善,反而导致一般人想要提副科变得更难。

现在有个提副科的机会就摆在大家眼前,这些有机会竞争一下的人不互相打出狗脑子来才怪。

厂领导紧急会议上,各个领导都在提名自己的人来竞争这个岗位,厂人事内勤科的科长翟保国翻阅了人事档桉,对在场领导的提名人选当场进行了初步的资格审核,最终选出三个人选来。

第一个就是李路程,这个本就符合所有提干资格,原本准备接沉红彦班,却被苏乙横插一杠的文艺干事。

第二个是统战科的一个文秘,叫张春梅,也符合所有条件。

但她学历差一点,只有初中毕业文化水平。

第三个基本是陪跑的,没工作经验,资历也有所欠缺,被提名只是来混个提名资格,方便下次提拔,不值一提。

李路程是杨树谭推举的人选,杨树谭投靠了杨厂长,他的提名也得到了杨厂长的支持。

张春梅是另一个管生产的副厂长推举的人选,得到了原来的统战科长和一部分中立领导的支持。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按理说厂报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