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海军堵门(1 / 3)

——————

九月八日上午,大批楚军船只顺江而下,抵达鄱阳湖进出长江的河口一带。

在湖口城头上,可以清晰的看见长江上游的江面上,几乎铺满了楚军长江舰队的船只。

这些船只有大有小,但是都是清一色的战舰。

这些战舰里看似多,不过除了六艘非常显眼的大型战船外, 其他的船只以现代目光去看,其实吨位都不大,普遍只有几十吨,甚至还有一些区区数吨的舢板小船。

而这些船无一例外,都是属于桨帆船,也就是船只两侧拥有密集的船桨,以便在风力不足或者转向作战等时候,以加强船只机动能力。

这些船只,按照大楚帝国海军内部的划分,被划分为一到三等内河战舰。

而这种划分也是简单粗暴,直接以搭载的火炮数量进行划分。

一等内河战舰,搭载十门以上的舰炮。

二等内河战舰,搭载两门到九门的舰炮。

三等内河战舰,则是一门或干脆不搭建长管舰炮。

从这个舰炮数量搭配就可以看的出来,这个舰炮是没把那些只能打霰弹的短管火炮计算进去,而是只统计发射实心炮弹的火炮。

毕竟对于战舰而言,那些轻型的短管霰弹其实不算是主力火炮,只能算是辅助火力,主要用于杀伤敌舰甲板人员。

按照这种内河战舰的级别划分,大楚帝国海军里的一百多艘战舰, 只有六艘算得上是一等内河战舰,日常也被称之为大型战舰。

搭配的舰炮也不一样, 其中四艘缴获自明军水师的战舰,楚军海军对这四艘大型战舰进行了舰炮的改装, 部署了九斤舰炮两门、五斤野战炮八门,此外还搭载了一批辅助作战用的三百斤短炮。

还有两艘则是从商船改装而来的战舰, 这两艘船只都是沙船,排水量大约两百吨左右,改装后也搭载了十门舰炮。

二等内河战舰的话,这个就比较杂乱了,因为大小不一,有的是缴获的,有的是自造的,有的是商船改装的,船型也是乱七八糟的,因此搭载的火炮从两斤半舰炮、五斤舰炮不等。

至于三等内河战舰,则是因为船只太小,则是不直接搭载长管舰炮,而是搭载各类短管火炮为主。

总体来说,尽管海军方面已经实行了内河战舰等级划分,但是受限于建军时间比较短,战舰来源比较复杂等因素,内部的各类战舰还是比较混乱的。

光是船型就足足有七八种之多,既有沙船,也有作为主力战舰使用的蜈蚣船,还有大量的舢板船,然后还有一些沙船,广船等。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楚军自造的船只逐渐增多后,后续这种船型混乱的情况将会逐步改变乃至消失。

目前大楚帝国海军,已经根据缴获自明军的部分战船的船型,同样也参考了民间的众多商船,基本上敲定了内河战舰的几个船型。

其中最核心的一种乃是广船为原型,同时也参考了明军那边的内河大型战舰进行改进,额定排水量两百吨,搭载舰炮十门舰炮的一等内河战舰。

这玩意说是为了内河作战,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考虑到后续的长江入海口以及沿海地区的使用,要不然,根本不用这么大,这种一等内河战舰暂时还处于建造当中,一艘都还没服役呢。

而目前楚军里大规模建造的船只,乃是一种明朝之前用过,但是很快被弃之不用的蜈蚣船。

当然也不是纯粹的蜈蚣船,而是经过了自行改装的蜈蚣船,主要是进行了缩小化,使得该船更加适合在狭小的内河里航行使用,其众多的船桨赋予了这种战舰卓越的机动能力。

而进行专门的武装化改装后,加装大量火炮,使得这种船只的火力也极为出众。

而这种蜈蚣船,也是目前大楚帝国海军为内河战舰大量打造的重点船只,过去大半年里一口气自造了二十多艘,排水量基本都是在八十吨左右,乃是目前楚军在内河作战里的绝对主力战船。

此外楚军还自行建造了一批吨位更小,只有二三十吨的小型船只。

如今,湖口外头的长江江面上,就是铺满了这些楚军的战舰。

有体型庞大,火力强大的一等内河战舰。

也有极为灵活,同时火力也不差的蜈蚣船。

更有数量众多,灵活无比的众多舢板船只。

密密麻麻的战舰看上去,让湖口城头上的史可法看了都心惊胆颤。

在史可法等人的注视下,这些楚军战舰逐渐靠近湖口,不过却没有过于靠近,而是在距离岸边炮台以及码头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是停泊了下来。

嗯,这地方也就是湖口城外明军水师的营寨所在,露头停泊了至少二三十艘战舰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