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材料是个大坑(1 / 2)

当陈永福被王瞎子的骑兵给吓住了,只北上了一天就停下了步伐的时候,在北边的罗志学却是带着第三步兵营等大军持续南下。

这一次罗志学南下不仅仅带着第三步兵营以及亲兵哨等作战兵力南下,同时还带着后勤处组织的一个运输营南下。

这个运输营携带了大量的粮草以及弹药、箭支、部分用于前线部队更换以及后续备用的冷兵器、马车易损零部件等等。

这个运输营除了上百辆双轮、四轮马车外,还有大量民夫直接独轮车甚至肩挑进行运输。

拥有役用骡马三百多匹、人员一千多人。

运输营,这是罗志学在后勤改革里的一个新尝试。

以往保乡军的辎重运输,和其他明军、流贼没什么区别,一方面是依靠自身的辎重部队来运输,同时又临时征召的青壮民夫来进行。

但是每一次出征都临时征召民夫,在管理上非常麻烦。

后来干脆就是采取了运输营这种编制,虽然人员依旧是临时征召的民夫,不过却派遣专业的辎重官担任这种运输营的营长以及骨干管理人员,采取军事化管理。

而且运输营的编制长期存在,里头的民夫则是采取轮换征召的方式,一方面管理。

这种运输营乃是用来负责后方物资运输的,而前线的物资运输,则是交给了专业的辎重部队来进行。

保乡军里的辎重部队,可不仅仅是能够运输物资这么简单,同时它本身也是拥有战斗力的部队。

第一辎重哨和第二辎重哨里的人员,都是配属刀、长矛、火枪的,在前线运输的是一旦遭到敌军袭击,是能够直接上阵战斗的。

必要时候,甚至都能够抽调这两个辎重营直接上正面参战,直接参与一线战斗。

当然了,如果是到了需要辎重部队也上场的时候,往往前线局势已经到了非常危急了。

罗志学带着战斗部队,护送着运输营一路南下速度自然是快不到那里去的。

不过就算现在的行军速度,也让黄光茂等人大为震惊了。

“这个四轮车太好用了。”

黄光茂看着正在沿着官道南下的运输营里众多四轮马车,忍不住感叹:“有了这种新式四轮马车,我们运输重物的时候可就方便多了!”

他身边的费秉清道:“这种新四轮马车,听说是大将军亲自指定打造的,可以轻易转向,而且里头还有了不少精钢呢,这种四轮马车载重可达千斤,就是比较挑路,在山里不好用。”

黄光茂道:“山里不能用也无妨,在山里我们有双轮马车还有独轮车也够用了,但是出山后在这种平坦官道上,用这种四轮马车就好多了。”

“省力,运得多。”

黄光茂和费秉清两个人对着道路上的四轮马车讨论着的时候,后方的罗志学同样是看着道路上前行的二十多辆四轮马车。

这一次南下作战也是保乡军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四轮马车。

罗志学一直都非常关注物资运输问题,毕竟保乡军是一支以火器为主要武器的部队,并且按照罗志学的发展规划,以后火器的装备比例会越来越大,这对后勤的也会造成更大的压力。

早期保乡军规模还小,同时受限于伏牛山内的山路狭小崎岖,因此罗志学之气也没有考虑过弄什么四轮马车的,甚至连双轮马车都是选择性的用。

因为大山里,除了外围丘陵地区还能勉强通行双轮马车外,很多地方连双轮马车都走不了。

因此那个时候,保乡军的物资运输,主要还是停留在人力挑运上,并少量应用独轮车和双轮马车。

等到东出鲁山县后,这种就有了比较大局限了,耗费的人力多,运力却是太小。

在鲁山县的时候,罗志学就开始重点关注独轮车以及马车的发展了。

独轮车这东西吧,一直都有,明军里的车营,东掳的盾车等都大量运用了独轮车这种东西。

保乡军之前也有独轮车用于物资运输,罗志学做的就是进一步改进,让其运物的时候更加省力,再进行大规模推广使用。

双轮马车也同样如此,进行了一定的细节上的改进。

不过上述两种既有的工具的改动其实不算大,顶多就是小打小闹而已,真正让罗志学花费了一些精力亲自参与设计的还是四轮马车。

因为后续南下的时候,地形平坦,道路情况会更好,如此也就有了四轮马车的用武之地。

四轮马车这个东西在华夏也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只不过传统华夏的四轮马车缺乏转向机构,所以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除了极少数道路情况非常好的城池地区外,其他地方则是用的非常少。

罗志学自然是不会用这种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