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波黑动荡(1 / 3)

南欧巴尔干地区,这片地方有一大部分地区被奥斯曼帝国所控制,还有一部分则是属于奥地利王国所控制。

但是在楚国人来到欧洲之后,这片地方出现了持续的动荡。

首先是奥斯曼帝国崩溃,分裂为多个中等规模的王国,在这个过程里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巴尔干地区也出现了动荡,先后出现了希腊王国,随后又出现了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拉夫王国。

b后来奥地利王国也受到了大楚帝国的打压而逐步缩小规模,于是乎这地方又出现了匈牙利王国,波黑王国等多个国家。

最终整个巴尔干地区出现了足足八个王国!

这些王国自然也都是大楚帝国的藩属国,全都接受了大楚帝国的册封。

b不过虽然这些新王国都是楚国人的藩属国,但是彼此间的矛盾也非常庞大……当年楚国人推动巴尔干地区建立多个王国的过程里,说实话有些粗心大意……楚国人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摧毁奥斯曼帝国以及奥地利王国的,避免这种大型国家的存在。

至于说分裂后怎么搞,其实很随意的……基本上看那个代理人顺眼,合作态度好,然后就在地图上随便画几条线就弄出来一个王国册封给他。

以至于这片地方的很多王国的国境线,都是直线……

为什么会有直线?

因为当初负责处理这些事情的楚国藩务人员根本没去实地查看,直接在地图上拿着尺子划线就敲定下来了边境线。

不仅仅是巴尔干地区如此,实际上欧洲地区里很多都这样,西欧以及中欧地区乃至英格兰地区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至于谁多一点,谁少一点,简单的划线会不会导致诸多问题出现,这根本不在这些藩务人员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楚国的这些藩务人员眼里,这些土著王国都是经济殖民地,这些所谓的统治者都是自家的代理人而已。

至于当地的一些民族,经济等诸多问题,那根本不在乎。

甚至都出现了比较荒唐的事情,一条直线下来,把一个城市都分成了两个国家的领土……

b但是楚国人不在乎,他们这些土著却是在乎啊。

这些年来,这些土著国家因为领土纠纷,再加上楚国人到来之后所引发的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觉醒后导致的民族问题,搞的巴尔干地区战乱比较频繁。

而楚国人大多时候也不怎么管……土著藩属国之间的战争,只要不破坏楚国人的利益,那么楚国人原则上是不管的。

之前的英格兰群岛上的大混战是如此,后来中欧地区的多国战争楚国人一样不管。

如今到了巴尔干地区出现了战争,楚国人照样不管。

反正生意照做就行了。

当然……战争必须局限在一定程度内,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破坏,更不能威胁到楚国的利益。

b在这种局势下,巴尔干地区出现了好几次多国大混战,互有胜负,楚国人在这里武器都卖出去了不少。

但是也不是没有后果,那就是随着战乱的持续,哪怕是那些代理人尽力的控制战争规模,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叛军,针对代理人,乃至针对楚国人的叛军。

这叛军多了,一些地方割据武装也出现了后,就让这地方的局势变的有些混乱起来,并影响到了楚国的利益。

如此情况下,楚国人才想起来,哦,不能让当地的局势变的太混乱,要保持基本的局势稳定。

这才开始调兵进入巴尔干地区进行弹压!

同时强令让各国别乱打仗了,先把你们自个的内部问题给处理好,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割据武装和叛军给干

掉再说啊。

在这种大背景下,楚军调集了两个外籍军团的步兵师以及一个团兵力的正规军进入巴尔干各地,以增援当地的驻军控制局势。

到这个时候,楚军在巴尔干地区里已经部署了四个外籍军团以及一个正规军师的兵力,如此才算是把局势给初步稳定了下来。

但是也只是初步稳定而已,当地依旧存在大量的地方割据武装乃至叛军,而这些不受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很多时候,会直接转变立场攻击楚国人。

针对这种情况,楚军方面把第一批送往欧洲战场测试的783坦克以及556装甲车送往了巴尔干地区,用以增援当地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在实战中进行测试。

这一批装甲车辆从本土本土装船起运,然后经过印度洋,红海,苏伊士云运河后进入地中海,最后在希腊地区的港口停靠装卸。

随后通过巴尔干地区的交通战略要地,巴尔干铁路一路运往马其顿地区驻防并作战。

这一批装甲车辆,拥有十二辆783坦克以及十八辆566装甲车。

这些装甲车辆以及机动车辆,被编组成了一个临时第四混编装甲营,暂时归属第三十三军指挥。

第三十三军,也就是负责巴尔干地区防务的陆军军级指挥机构,目前辖有一个正规军步兵师,三个独立的小编制混成守备团,除了正规军兵力外,还有四个外籍军团的步兵师,一个炮兵旅也归属该军指挥。

b为了更好的在实战中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