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白银舰队(1 / 4)

此时的大宋朝堂被一股诡异的气氛所笼罩,原本以为邕王继位是大势所趋,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好拥立新君了,结果这邕王福薄,承受不起这泼天的富贵,居然在被册立太子前一夜就被兖王干掉了。

而且兖王篡位也没有成功,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赵宗全给捡了便宜。

当然,赵宗全其实也不是完全的路人宗室,他小时候是被送进宫里养过的,所以邕王才会几次派杀手去追杀赵宗全。

只是后来官家有了儿子,就把赵宗全又送了回去,之所以把这泼天的富贵给赵宗全,或许也是出于弥补的心理吧。

但是对于官家的这个决定,有不少宗室表示不服,因为除开邕王跟兖王之外,比赵宗全血缘关系更近的宗室有的是,凭什么皇位我们就不能坐呢?

于是,几位大相公一商量,把皇后搬了出来,哦,不对,现在已经是太后了,让太后垂帘听政。

其实这也是当初官家跟几位大相公商议好的事情,只不过当初是为了遏制邕王,不让他乱来,现在却是为了稳固朝政。

赵宗全也知道,自己是运气好得了皇位,威望不足,需要太后的几位大相公的帮助,于是也就答应了。

有了太后跟几位大相公的支持,赵宗全也终于坐稳了皇位,那些宗室也不再闹腾了,朝廷也恢复了稳定。

这其中最高兴的就要数秦柳氏跟秦俊业了,原本以为邕王继位后,肯定不会让东昌侯府有好日子过,结果邕王居然死了!

之前那些看衰跟东昌侯府断绝来往的勋贵都傻眼了,这也行?

不过在高兴至于秦柳氏又有些郁闷,早知道是这样,当初说什么都不让秦浩去什么东瀛了,那个蛮荒之地,得受多少苦啊?

就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一年,赵宗全逐渐获得了几位大相公的认可,他也不甘于只是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傀儡,于是想到了改革。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不管从什么地方下手改革,都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钱,大宋没钱!

说来也好笑,一向以富庶闻名的大宋居然没钱了。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宋朝采取的是高薪养廉的策略,官员的福利待遇极高,同时也养了大量禁军在汴京城周围,整个宋朝大部分税收都花在了这上面。

削减禁军开支?那些**子说不定立马给你来个哗变,后果不堪设想。

削减官员福利?呵呵,宋朝可是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赵宗全要是敢这么做,估计他的皇位也就不保了。

“钱钱钱,上哪弄钱啊!”赵宗全拿着国库账本直拍脑门。

赵宗全的儿子桓王赵英策也很是头疼,他是最希望看到改革的,因为他比赵宗全的野心还要大,他想要收付燕云十六州,名垂青史!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没钱可不行。

就在此时,韩大相公忽然想起了秦浩,于是就对赵宗全说了当初官家的安排。

赵宗全眼珠一亮,又有些疑惑:“扶桑真的有如此大储量的银矿?”

韩大相公说道:“扶桑的确有不少银矿,史书记载历代遣唐使来朝贺都会带来大量金银,只是我朝无人识得这些矿脉在何处,秦校尉曾经在殿试策问中写到过,在一部古书上看到过相关记载,可以找到银山矿脉,并且建议朝廷在扶桑建造冶炼厂,将银两运回大宋,解决钱荒。”

赵宗全连忙下令:“快,去将当年殿试的文章找来,还有秦校尉给朝堂的奏折,一封都不许落下!”

很快,殿试文章就被找了出来,奏章却废了一番功夫。

主要是最近这一年多的时间,朝廷发生了许多事情,又是兖王谋反,又是赵宗全继位,朝廷上下都在忙着这些事情。

一个六品小官的奏折自然没人会去关注,要不是所有奏章都需要留档,估计赵宗全现在想找都找不到了。

等赵宗全看完秦浩的殿试策问,激动不已:“好,好文章啊,除了扶桑银矿之外,这提升铸币工艺也值得推行啊。”

韩大相公连忙劝诫:“官家事关重大,还是需要谨慎行事。”

赵宗全有些无奈,正巧秦浩的奏章送来了,一共有四封。

每隔三个月秦浩会写一封奏章,让来送物资的商队带回去。

赵宗全迫不及待的打开第一封奏章,上面简单概括了秦浩最初发现石见银山的经过,以及利用周围大名招募矿工的过程。

第二封则是秦浩在矿区构建防御工事、冶炼厂的过程,虽然奏章篇幅有限,都是一笔带过,赵宗全却仿佛从文字中间看到了银子散发的耀眼光芒。

第三封是秦浩利用跟各地大名跟藤原氏的矛盾,趁机削弱东